何谓“侠”? “侠”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庄子‧盗跖》中,“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吕氏春秋》也有“安壮养侠”的文句,从这两处的运用上,可以得知早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侠”字。 游侠 庄子 《说文解字》 《吕氏春秋》 荀悦
从《水浒传》到《三侠五义》中的“义侠” 自从唐代中叶的李德裕在〈豪侠论〉中提出“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的论点,企图以儒家的“仁义”规范侠客的“气义”之后,中国的侠客开始从元气淋漓但缺乏理性观照的“原侠”,逐渐蜕转成既能维持其耿直豪迈的风格,但却又符合社会期待的“义侠”。 游侠 义侠 《水浒传》 《三侠五义》
如何区分“历史之侠”与“文学之侠”?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被称为“侠”的人物,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通常会以“任侠”、“豪侠”、“轻侠”、“游侠”、“气侠”、“侠气”的词汇加以形容,且依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 游侠 侠客 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