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靠不住——三国众生相
长期以来,人们对三国的认知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但现在不少人连《三国演义》都很少花时间去读,不少人对三国史的认识,都是来自电子游戏和电视剧。由于《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故容易令人错把演义当史实。
长期以来,人们对三国的认知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但现在不少人连《三国演义》都很少花时间去读,不少人对三国史的认识,都是来自电子游戏和电视剧。由于《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故容易令人错把演义当史实。
中国的信史时代始于商代,史学家透过甲骨文来了解商代的历史。早于商代的历史,又如何能得知呢?不少史学家研究《山海经》的内容来窥探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虽然在现存古文献中,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赞》最早提到《山海经》,怀疑其记载是否可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中国古代的宗教、民俗及政治是怎样的?透过《山海经》也可以略知一二。书中描述当时大量祭祀场面,包括祭祀神名与形象,相当于原始宗教博物馆。另外,书中详细记载五方山川、四海邦国的怪物、物产及风俗,例如有不生火煮食的民族,这些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山海经》有不少神话,反映中国上古已有庞大完整的神话体系。中国的神话产生时代早且内容丰富、世系清晰。《山海经》里的神明,如至上神、祖先神、职能神有各种职能,分工清晰,还有初民各种职业的分工,比起希腊神话的体系,未遑多让。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神话学文献,上古神话的集大成者。鲁迅认为:“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这些神话分散在书中各处,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黄帝大战蚩尤、西王母、桑蚕,以及大禹治水等。
《山海经》记载了古代华夏疆域内外各地风土物产,无所不包,可谓后世博物学的鼻祖。当中包括百多个邦国、五百多座山、三百多条水道、百余种金属和矿物,还有动物、植物各二百余种,畏兽几百种,其中动物有虎、豹、熊、罴、狕、猩、犀、禺、羚、象、猥、訾、驼、白蛇、猼𫍙、毕方、何罗鱼、狌狌等。书中的物产记载主要在华夏部分的“五臧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