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
中國成語的起源、典故及意思,每每與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每一句成語背後,往往隱含很多歷史故事、古代名人、風俗等知識。
《孟子》是孟子所撰寫的一本書。孟子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一生四處奔走,宣揚孔子的學說。晚年和弟子萬章等人編纂了《孟子》一書,全書共七篇,每篇分上下兩章,內容主要是記述孟子如何勸說當時的國君實行仁政。
中國的傳統漫畫內蘊十分豐富,由於中國文化淵源和歷史背景,使中國漫畫別具一格,與西方的漫畫、卡通以及新興的動漫形象均有區別。漫畫更具針砭時勢、諷刺社會中的「假、惡、醜」之功能,漫畫家多從政治事件、社會現象和生活百態中提取素材,融入個人觀點、見解和態度,引發讀者思考,使其從中受到教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戰事逐漸漫延,上海的部分漫畫家南下香港,繼續從事漫畫創作。張光宇、張正宇、葉淺予、胡考、丁聰等人,在香港堅道十三號A租住下來,不但繼續創作漫畫,還時常交流文藝,全國漫畫作家協會的香港分會就這樣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