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活與社會科 虛擬學習旅程教材套 課題七「全球城市」
初中生活與社會科虛擬學習旅程教材套是一套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製作的系列教材,共有8個課題。課題七「全球城市」能夠配合核心單元二十七的學習重點,藉由協助學生探索多元文化社區,呈現不同族裔人士在香港的生活,以及從不同文化藝術場所看特區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社會各界對推動香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努力,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尊重不同族裔的人士,並明白共建關愛共融社會的重要性。
初中生活與社會科虛擬學習旅程教材套是一套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製作的系列教材,共有8個課題。課題七「全球城市」能夠配合核心單元二十七的學習重點,藉由協助學生探索多元文化社區,呈現不同族裔人士在香港的生活,以及從不同文化藝術場所看特區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社會各界對推動香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努力,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尊重不同族裔的人士,並明白共建關愛共融社會的重要性。
初中中國歷史科虛擬學習旅程教材套是一套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製作的系列教材,共有8個課題。課題七「瑰麗壯觀的魏晉石窟」能夠配合中一下學期「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文化發展」課題,展示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著名洞窟及佛像,以及呈現莫高窟的壁畫、彩塑和保育等內容。
中國文化浩如煙海。為了弘揚中國文化,加深香港市民與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增進全球華人和世界各地人士對中國的了解,本院除了在轄下網站提供文化資訊之外,亦為其他媒體撰寫文章。在這裏,大家可以盡覽我們為多份報章、雜誌撰寫的專欄文章,從不同角度探究中國文化的深與廣。
為了讓這個寓文物保育教育與學習趣味於一身的數字平台能惠及香港的廣大學生,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基金會結成合作伙伴,把此數字平台引進香港。落地香港的「雲遊長城」網頁版備粵語旁白和繁體說明文字,用家按進網頁連結便可以馬上到達長城,擔當一名長城修繕師,感受長城的魅力。
中國文化研究院與教育局於2月17日合辦了一場教師專題講座:「我們的故宮—在紫禁城重建一座花園」。講座吸引逾200間學校,近400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以及歷史文化愛好者以線上和線下形式參與。出席主禮嘉賓亦包括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李業廣先生及副主席李焯芬教授。
2022年,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推行到第二年,坊間已推出一定數量的教材供選用,惟本院相信老師對最新、準確、多元、全面的教材需求仍然甚殷,特別是多媒體支援。此外,中五課程的課題重點在今日國家的發展,本院乃至團結香港基金旗下其他成員機構的網站資訊和研究項目,正好能為學界提供大量配合課程的內容,以作為學與教資源。
「篇篇流螢」跨課程閱讀平台為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建設廣闊的閱讀園地,讓他們恆常閱讀,自主閱讀。 「篇篇流螢」網上閱讀計劃昂首進入第三個學年,我們將為學界帶來一個更豐富的閱讀平台。
本院配合本地學校的課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把故宮博物院所提供珍貴的文物圖像影片、由專家撰寫的文章等,整理和設計成一系列適用於教學的資源,藉着述說故宮的文物與人物的故事,讓國寶「活起來」、「走出去」,也能加強品德情意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我們的故宮,我們都是故宮守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