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的多元文化
元代是大蒙古帝國統治中國的時代。游牧的蒙古族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他們具包容的特性,文化發展自由度高。當蒙古不斷擴張時,接觸並容納了多民族的各種文化,從而構成了元代色彩繽紛的文化國度。
明武宗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在中國歷代昏君中,他也堪稱典型。武宗不斷挑戰祖制,挑戰文官,皇帝不該做的事,他幾乎都做了。武宗身為皇帝,卻不時改名,還任命自己為大將軍。他不願住在皇宮,屢次巡遊各地,所到之處都雞犬不寧。那麼,明武宗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揮軍攻入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北京只待了42天,在四月三十日就被清軍逐出北京,不久李自成本人死於非命。李自成為何敗得這麼快呢?
崇禎三年(1630年),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慘遭磔刑(凌遲),含冤而死。袁崇煥為國殺敵,屢建奇功,連清朝人編纂的《明史》也承認:「我大清舉兵,所向無不摧破,諸將罔敢議戰守,議戰守自崇煥始。」
明光宗死後,由他16歲的長子朱由校繼位。光宗在死前,已經向大臣明示讓群臣「輔他為堯舜」,故由朱由校繼任皇帝是理所當然。但是,光宗的寵妃李選侍認為朱由校奇貨可居,故以母后自居,挾持着朱由校,企圖干預朝政,於是與東林黨人發生激烈衝突,使朱由校的即位過程一波三折,明末著名案件——移宮案,由此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