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医药奇文——《山海经》之医药

202134phn019
民国铜人,清晰看到其体内的彩绘器官,穴名344个,穴位总数647个,穴点用圆圈等,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藏。(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34phn019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大量记载医药的文献。它记载的药物种类丰富,疾病名称和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多样,是早期中药中医学的卓越代表。

 

药物学

“五臧山经”罗列大量药物名称,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并首次记载了药物的明确功效、对应的疾病、各种疗法。品类之丰,水平之高,在当时可谓资料最为详尽。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统计,《山海经》的药物有124种。这些药物包括草类、矿石、土类、水类、木类、禽类、兽类、麟类、介类。其中动物近70种,植物品51种,矿物6种,另几种不详。草类可治疗19种疾病,木类可治疗14种疾病,鸟类可治疗15种疾病,兽类可治疗12种疾病,鱼类可治疗19种疾病,龟可治疗1种疾病。

 

按其功效可分为:补药类,如〈南山经〉 所载的祝余“食之不饥”;毒药类如芒草“能毒鱼”; 解毒药类,如耳鼠“御百毒”;醒神药类如鯩鱼“食之不睡”;杀虫药类,如肥𧒭“可杀虫”;预防药类如箴鱼“食之无疾疫”;避孕药类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兽药类如杜衡可以“走马”,反映当时有一定的兽医药学,而且一种疾病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一种药物也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条”能治疥疮,用“黄雚”洗澡也可治愈疥疮。同时,黄雚还有治疗浮肿的功效。“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杜衡”不仅可以让马跑得快,还可治疗颈肿瘤(此处颈肿瘤应该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病)。

 

同时,“海经”、“荒经”所载医药则尚处于巫医不分的阶段,〈大荒西经〉:“有灵山……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巫师也是采药用药之人。书中还有记载长生不老药物“不死之药”,〈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这些属于幻想形式的事物,与“山经”中实有且经勘察获取的资料不同。

 

“山经”记载药物,大多有明确的名称、主治和地域分布,说明已逐渐脱离神话的范畴,向本草学著作的趋势演进,为后世本草学、医药学打下坚实基础。

202134phn020
《本草纲目》书影,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34phn020

疾病学

“山经”记载了大量疾病,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及生殖医学、预防医学的57种疾病的症状。其中外科病包括五官科的瞢(昏花症)、眴(瞬目症)、灂(近视眼)、聋和嗌痛,皮肤科的疥、疣、癙、痈、疽、底、白癣、腊,跌打科的胕,肛肠科的痔疮等。内科病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如疫(疫即瘟疫,在“山经”中出现7次,频次最高),内分泌科病如瘿(即甲状腺肿大,又称地甲病,因缺碘引起,山区常见,由此可见中国是最早记述甲状腺疾病的国家)、腹病、疟、疠、瘅、风病、厥、暍、呕、心痛等;精神科疾病包括寓(昏忘之病)、忘(即健忘症,应该是指老年失智)、厌(魇梦症)、愚、痸、狂、惑、卧、厌,以及七情方面的怒、妒、忧等。另外,记载比较多的是关于生殖医学方面的内容,如宜子孙、无子、不育等,出现频率很高,可见古人对生殖的重视程度。还有关于“服之媚于人”、“服之美人色”的美容类药物的记载,表明在《山海经》的时代,古人在基本生存要求之外,已经开始追求“美”。

 

“山经”的疾病记载显示其在药物地理学、疾病地理学方面,以及环境变迁方面的科学价值。据龚胜生研究: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在豫西山地及南粤山地较为集中;地甲病和皮肤病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脉;痈、疽、瘘、疣、痤等肿瘤、疮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周边的贺兰山、阴山、秦岭山脉;湿病则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和渭河南岸地区。其中以西山、中山部分内容最为翔实准确。

 

《山海经》的疾病记载很有特色,据统计书中的57个病症名称,其中37个与《黄帝内经》病症名称相同。《山海经》中记载的疾病名称及其病症,在《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素问》既有继承延续,又有变化发展,反映传统医学在形成过程中对疾病名称、概念、病因、病症及疗法的继承和创新。

 

治疗学

治疗疾病方面,《山海经》记载药物的使用方法有食、服、佩、席、抹、毒、杀、浴等。佩,是指佩戴,抹是涂抹,席是把动物的皮垫在身下,以达到治疗效果。〈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狗名谷边,席其皮者不盅。”浴,是指用某种中药汤泡浴全身,以达袪除疾病的功效。书中只记载了一种用于浴的药,即黄雈。

 

用毒的记载很多且分类较细,对毒药毒理学有相当高的认识,包括杀毒鱼、鼠、虫,“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𧒭,食之已疠,可以杀虫。”还有解毒药如焉酸。“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毒鼠毒虫是为了消除鼠害,保护个人卫生,而毒鱼则可能是为了捕鱼来吃。

 

《山海经》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全无与气血、脏腑等的关联及阴阳五行的比附,相当朴素直观。同时,地域环境与疾病治疗、心理调节与疾病治疗互相结合,既尊重生命,也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例如青要之山,“宜女子”,是说此地适合滋养女子,对女性很友好。有心理治疗,比如“朏朏”,养之可以已忧,也是蓄养宠物的记载。有生殖医学:“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意指佩戴“鹿蜀”,有助增强生育功能。“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意思是服用“黄棘”有避孕功效。

 

《山海经》的疾病治疗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以及保健与疾病预防相结合。对于有保健作用的药物,《山海经》一般使用“不”和“无”字表示。比如:“有草焉,名曰𦱌草,叶状如葵,而赤茎白华,实如蘡薁,食之不愚。”“龙侯之山……其中多人鱼,其状如䱱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表明𦱌草有健脑功效,人鱼功效与其相似。“青丘之山……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表明吃赤鱬可以防止长疥疮。

202134phn021
东汉武梁祠驱虫图画像石。商代甲骨文中有“未丁亥寇”的记载,指丁日要清扫居室和除虫,这是早期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34phn02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10月3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