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伯虎真的有點秋香嗎?
「求神,求神,誠心禮佛來求靈神……。」一曲「廟遇求神」,令《唐伯虎點秋香》成為傳唱至今的經典粵劇。此劇是唐滌生在1956年創作,取材自馮夢龍《警世通言》卷26〈唐解元一笑姻緣〉。

孔子婚姻真的美滿嗎?
粵劇《孔子之周遊列國》由編劇家胡國賢在2012年創作。劇本不少曲文及情節均取材自《論語》、《史記》、《孔子家語》,以至《詩經》、《禮記》、《孟子》、《左傳》、《莊子》等古籍,其中以《論語》最多。

《紫釵記》的貞忠愛情是真的嗎?
《紫釵記》是唐滌生寫於1956年的粵劇瑰寶,改編自明代戲劇翹楚湯顯祖的同名傳奇《紫釵記》,而湯氏的作品乃取材於唐朝蔣防所作的《霍小玉傳》。唐滌生《紫釵記》雖然取材於古典文學,但卻含有不少創作成分。

昭君自薦還是被迫出塞?
《漢宮秋》的題材,源於歷史上著名的 「昭君出塞」,此乃漢元帝與匈奴的一次和親事件。《漢書》、《後漢書》、《西京雜記》中均有簡略記載。從漢朝開始,關於王昭君的文學作品已出現。這些作品通常着眼於昭君的個人悲劇,哀其不幸,憐其遠嫁。

真有貍貓換太子?
《貍貓換太子》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故事。編造這樁離奇公案的最早版本,是元朝無名氏的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惟情節頗為簡略,後經清代藝人石玉昆在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敷衍鋪陳,添枝接葉,這樁公案遂風靡天下,深入人心。

楊家將裏的混亂關係
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已迅速流傳天下。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志銘》中寫道:「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鄉里兒童)野豎(村野小童),皆能道之。」

《桃花扇》內愛情與家國的權衡
孔尚任所撰的《桃花扇》,以明代崇禎年間的歷史為背景,借情寫史,通過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情緣離合,刻畫南明小朝廷的政治亂象,從而總結其迅速滅亡的原因。孔宣稱《桃花扇》於「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

《帝女花》的四大疑點
自從唐滌生編撰的粵劇《帝女花》面世以來,數十年傳唱不絕。此劇以李闖入京,明亡清興為歷史背景,既有家國之情,又有男女之愛,劇情跌蕩起伏,感人至深,故家喻戶曉,雅俗共賞。正因其劇情感人至深,使觀眾猶如身臨其境,容易將戲劇創作當成歷史事實。這劇的人物和情節,究竟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