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202140ph009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網絡圖片)
202140ph009

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天下分崩離析,爭戰不息。自五代以來,沒有一個皇帝能長期穩坐龍椅。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原已換了十幾個皇帝,平均每個皇帝在位不過四年。篡弒兵變之事層出不窮。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後,也終日擔心不能穩坐江山,害怕臣子權傾朝野,最終他想到透過一個飯局,與權臣摸着酒杯來勸退他們,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事件。

 

在平定李筠和李重進叛亂後,趙匡胤對大宋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召趙普垂詢治國安邦之策。趙普是趙匡胤的重要謀士,大宋開國後,趙普升遷為右諫議大夫兼樞密直學士,後來又升為兵部侍郎兼樞密副使。對於宋太祖的提問,趙普認為手握重兵的大將是一大隱患,他之前曾多次向宋太祖建議把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調離禁軍,另授他職,但宋太祖並未採納其議。其實自從石守信、王審琦分領侍衞、殿前禁軍後,他們不僅是皇帝的結拜兄弟,也是開國元勳,戰功赫赫,在平定二李之亂中功不可沒,在禁軍中的地位穩如泰山。如今趙普又舊話重提,皇帝不以為然地說:「彼等必不吾叛,卿何憂之深邪?」趙普深知其中利害,故順着皇帝的意思說話:當年您是被禁軍脅迫當了皇帝,若然禁軍將領如法炮製脅迫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當皇帝呢?在這種情況下,誰能保證他們的忠誠呢?

 

趙匡胤終於下定決心,必須剝奪功臣宿將的兵權,但如何剝奪呢?趙匡胤日思夜想,終於想到一個上上之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趙匡胤在退朝後留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重臣,專為他們設擺酒筵。雖有君臣之別,但兄弟情分尚在,喝起酒來,其樂融融。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屏退左右,心事重重地長歎說:「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朕終夕未嘗敢安枕臥也。」石守信等人大感驚駭,紛紛詢問。趙匡胤開門見山地說:「是不難知,此位誰不欲為!」石守信等人頓首說道:「陛下何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復有異心!」趙匡胤終於亮出底牌:「卿等固然,其如麾下欲富貴何?一旦有以黃袍加汝身,汝雖欲不為,其可得乎!」石守信等人至此才聽出弦外之音,皇帝已經猜疑他們,隨時會有殺身之禍,遂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叩頭流涕說道:「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趙匡胤沉思一會,緩緩地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好富貴者,不過欲多積金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藩(重鎮),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夕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趙匡胤的話已經說得相當明白,再無回旋餘地。趙匡胤要石守信等人自己主動繳械,但不繳械又能如何?他們擁有的一切都拜趙匡胤所賜,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更何況趙匡胤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軍,眾將別無他法,惟有俯首聽命。唯今之計,只有謝恩一途,他們一起跪下叩頭謝恩道:「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皇上體念我們到如此地步,如同生死與共的骨肉手足一樣。)

202140phn016
國畫《趙匡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40phn016

第二天,石守信等將領上表假稱有病,請求歸還兵權。趙匡胤欣然同意,隨即另授予虛銜。石守信移為天平軍節度使,賞賜甚厚,雖仍兼任侍衞都指揮使,但卻無兵權,而且命其赴鎮就藩。高懷德罷殿前副都點檢,移為歸德軍節度使,從此殿前副都點檢也不再設置,殿前司的地位遂大為下降,以都指揮使為正長官。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也被解除軍職,出為忠正軍節度使。侍衞親軍司的次長官都虞候張令鐸也被剝奪兵權,出為鎮寧軍節度使。次年,石守信又被免去侍衞司都指揮使軍職。從此,侍衞親軍司的正、副、次長官不再同時並設,甚至缺而不設,侍衞親軍司逐漸以下屬的馬、步二司為直屬機構,地位大為下降,以消除將帥兵變的隱患,禁軍與藩鎮的兵權集於中央。其後,趙匡胤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寡居的妹妹燕國長公主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魯國大長公主下嫁石守信之子左衞將軍石保吉,又將魏國大長公主嫁給王審琦之子左衞將軍王承衍,把張令鐸的第三女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並封其為楚國夫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擔心「黃袍加身」的歷史重演。為鞏固政權,剝奪名位已高將領的軍權。他「收兵權」是從較疏遠的高級將領開始,在開國功臣中排名第五,侍衞馬軍都指揮使及寧江軍節度使張光翰、第六位的步軍都指揮使及武信節度使趙彥徽,首先被奪兵權。早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七月開始,趙匡胤的「義社兄弟」韓重贇(粵音溫),「從征澤、潞還,命代張光翰為侍衞馬軍都指揮使」。趙匡胤篡位之際,挺劍逼迫首相范質臣服的親信羅彥瓌( 同瑰),也於此時「命代趙彥徽為侍衞步軍都指揮使」。張光翰、趙彥徽被奪兵權後,分別改命為永清軍和建雄軍節度使。

 

平定淮南李重進後,收兵權的矛頭指向殿前、侍衞兩司的最高長官,例如慕容延釗是中央禁軍的最高統帥,他在建隆元年五月,奉詔率軍西征李筠,平定李筠後,他被晉升為侍中級使相,但趙匡胤並未讓其到京城殿前都點檢公署任軍職,而是「詔還澶州」為節鎮。建隆二年春天,慕容延釗即被罷去殿前都點檢軍職,移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殿前都點檢一職也就此廢止。

 

歷代開國之君,對與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將,往往猜忌防範,終至殺戮。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史不絕書。相較之下,杯酒釋兵權是一場溫和的政治遊戲。君臣之義,兄弟之情,都能得以保全。總而言之,它預防了禁軍將帥用兵權發動政變,重演「黃袍加身」的故事。另外,他解決了開國將帥居功自傲、偃蹇弄權的問題。當然,此舉能取得成功是因為趙匡胤手握至高無上的王權,否則單憑一場宴會,幾杯美酒又怎能解除眾將的兵權呢!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