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40phn002
清末石印本《東周列國志》描述發生染指之禍的宴會情形(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40phn002

中國歷代國君的死法甚多,可謂無奇不有,有因權臣謀弒而死,有因沉緬酒色而死,甚至有如晉景公掉進廁所淹死,秦武王逞能舉重將自己砸死。至於鄭靈公死於非命的原因更加離奇,他被弒的起因竟是一鼎鱉湯,這實在太過荒誕不經,令人難以置信,但卻是千真萬確的史實。成語「食指大動」就出自這個飯局,而「染指」一詞亦源出於此。這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國,主角是鄭靈公、鄭室宗親公子宋和公子歸生。

 

鱉湯惹的禍

公元前606年,在楚莊王問鼎於周的同年冬天,鄭穆公去世,由穆公之子姬夷即位,是為鄭靈公。楚莊王送靈公一隻大以示祝賀。鄭國公子歸生(字子家)和上卿公子宋(字子公)都是貴戚之卿。「公子」就是公室子弟的意思,這兩位公子和靈公都是同宗,若論輩分,這兩位公子都是靈公的叔叔,算是「公叔」吧。公子宋與執政大臣歸生交情甚篤。一天,兩人一同去朝見靈公。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突然自己搖動起來,他就把食指伸出,湊到歸生面前讓他看,並對歸生說:「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意思是他以往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有特別的美食可供品嘗。歸生覺得他吹牛,並不信他的話。兩人進宮,發現廚子正在把一隻已經煮熟的鱉切成塊兒。靈公見這隻鱉很大,可以分給很多人吃,決定把牠分賜給各大夫嘗嘗。看見這情況,歸生由衷驚歎,公子宋則得意洋洋,兩人相視而笑。鄭靈公十分好奇,問他們為何發笑,歸生老實本分,原原本本說了途中公子宋的預言。不料靈公格局太小,覺得靈驗與否決定權在自己,而不在老天爺,他偏要「逆天而行」。

bulb

鱉(粵音別),即黿、甲魚、團魚,俗稱王八,廣東地區稱水魚,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

202140phn003
用鱉煮成的湯是引致鄭靈公殺身之禍的原因(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202140phn003

春秋時期貴族宴飲都是分食制,一人一座,一套餐具,如同西方現代的飲食文化。鱉在鼎中煮了很久,等肉爛湯熟,分給大家之時,靈公故意安排廚子不分給公子宋。靈公此舉分明是奚落他:食指動了又如何,還不是照樣吃不到?公子宋乃是鄭國權臣,何曾受過這種侮辱,遂勃然大怒,徑直走到靈公席前,把食指探到那份鱉湯裏,再將食指送到嘴裏,嘗了一口,然後揚長而去。這就是「染指於鼎」成語的由來。

 

公子宋此舉無疑是對靈公的一種蔑視和挑釁。靈公一怒之下當場揚言要殺掉公子宋,他認為公子宋目無君上,當時鼎乃是王權的象徵,公子宋身為大臣竟敢染指王權,罪當處死。染指遂被後人比喻為拈取不應得的利益。公子宋回去之後,心想自己已經得罪國君,難道賠給靈公一鼎鱉湯就能善後?他最終決定除掉靈公。公子宋雖然在鄭國勢力很大,但他畢竟不是鄭國的執政卿,有些事做起來難免會遇到阻礙,於是他直接找執政卿公子歸生,慫恿他和自己一起將靈公殺掉,然後重新擁立一位順眼的國君。歸生為人膽小怕事,何況靈公畢竟是他的親侄子,他不忍心殺靈公,便對公子宋說:「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畜生老了,尚且不忍心殺死牠,何況是國君呢?)對公子宋而言,他與鄭靈公的矛盾已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他決定要先發制人。歸生不願合作,公子宋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畢竟他已將殺鄭靈公的想法告訴歸生,如果歸生不參與就將其一併消滅。公子宋隨即在靈公面前誣陷歸生謀反,歸生素來懦弱,遇事優柔寡斷,他被公子宋威脅,不得已便參與了殺鄭靈公的計劃。

202140phn004
鼎在中國古代有王權的象徵(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202140phn004

死得不明不白

可憐靈公繼位不過半年時間就這樣被殺掉。弒君這事在鄭國並未激起巨大波瀾,可能因他繼位時間短,而且沒有幾個人效忠於他。他死後,鄭國人就準備讓他的弟弟公子去疾繼位,不過公子去疾推辭說:「以賢,則去疾不足;以順,則公子堅長。」(若然想立賢能的人,那麼去疾不夠賢能。若然按照年齡順序,那麼公子堅年紀最大。)最終公子去疾的哥哥、鄭靈公的庶兄公子堅繼位,是為鄭襄公。襄公即位後,想為死去的弟弟靈公報仇,欲將繆氏家族悉數誅滅。繆氏就是殺害靈公並奉公子宋為主的家族。公子去疾考慮到襄公繼位不久,鄭國局勢還不穩定,於是勸阻道:「必去繆氏,我將去之。」(如果一定要殺光繆氏家族,我也將離開鄭國。)鄭襄公方才作罷,並將繆氏均任命為大夫。

 

鄭襄公六年(公元前599年),公子歸生去世。楚莊王自感身為諸侯之首,以聲討公子歸生涉弒君為由,派兵圍鄭。鄭國人因此砍碎歸生棺木,驅逐他的族人,將鄭靈公的諡號從「幽」改為「靈」,為其正名,因「幽」是惡諡,「靈」較為中立。當時公子宋是否仍在世,有否被清算,史書沒有記載。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公子歸生死後,公子去疾就追究靈公被弒之事,公子宋終被誅殺及暴屍於朝。

bulb

諡號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后、諸侯和大臣,按其生平事跡作評定,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諡號起源於西周,是死後的蓋棺定論。孔穎達《正義》云:「聞諡之善否,知其行之所好惡,由諡所以行跡也。」因此「諡」有美惡之分。

鄭靈公之前的鄭穆公做了22年國君,鄭靈公之後的鄭襄公做了18年國君,鄭靈公卻只做了半年國君。他的死亡雖然對鄭國看似無足輕重,但在列國間卻未必如此。孔子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春秋》中寫道:「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權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無能達也。』凡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歸生殺害了君主姬夷。因歸生的權謀比不上公子宋,聽從公子宋而殺君主。君子說:歸生以畜生老不想殺君主是仁,但他不能化仁心為仁行,沒有討伐公子宋弒君的惡行是不武,所以他不能達到仁道。)《春秋》紀事簡潔,一字褒貶,凡記載弒君之事,稱呼大臣的名字,就表示其罪在臣;稱呼國君的名字,就暗示國君無道。《春秋》記載:「鄭公子歸生弑其君夷。」這次弒君事件是君臣之名都已點名,表示君臣都有錯。為甚麼放過罪魁禍首的公子宋,而歸罪於歸生?因為歸生身為執政,不但知情不報,而且跟從謀逆,所謂「任重者,責亦重」,孔子理所當然要歸罪於他。

 

以今人的觀點而論,主犯必屬公子宋無疑,脅犯才是歸生。公子宋的心胸顯然不夠寬廣,鄭靈公或許想跟他開個玩笑,或讓他收歛一點,不要過分誇耀,而公子宋卻對這件小事耿耿於懷,甚至不惜冒着弒君的重罪而殺害靈公,其心胸之狹窄,確實不具備成大事之人的氣度。這場飯局反映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君不君,臣不臣的政治亂象,以致權臣因國君一時失禮,就不惜弒君。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