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宮遊戲——方圓之間的陰陽角逐
正方形的平面上,19條線縱橫交錯,361個交點應運而生。黑白兩色大軍在各自「軍事家」的指揮下安營紮寨、相互角逐。圍棋,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棋類運動之一,歷史悠久,規則完善,甚至衍生出系統的理論體系。人們下圍棋時,不僅需要靈活動腦,還能在棋局中體悟人生哲理。

得名、成宮與建院——細說「紫禁城」的故事
「故宮」指過去的皇宮,北京故宮曾是明清兩朝的宮殿。「紫禁城」既是故宮在明清時的舊稱,也特指這座有着六百餘年歷史的明清皇家宮殿建築;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基礎上建立起來,是宮院一體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紫禁城」之名是從何而來?這座宮殿是怎樣建成?從皇宮到博物院經歷了哪些曲折變化?

故宮裏的英文有多重要?
故宮博物院每天都迎接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對於國外觀眾,英語是他們了解這座古老宮殿的重要語言。現今在故宮內,介紹故宮的英文說明牌上往往以「Gate」指「門」,以「Palace」指「宮」,還用象徵諸種美德的「Purity」描述「乾清宮」之「清」,用「Tranquility」描述「坤寧宮」之「寧」。這些都是故宮裏隨處可見的翻譯詞彙。

「投壺之禮」如何寓教於樂?
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四隻長頸的銅壼,均為乾隆年間所製。它們形似花瓶,但用途並不是插花,而是用來投壼。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通過投擲箭矢助興的活動。在華夏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投壺經歷了由禮儀象徵向娛樂活動的轉變。世世代代先人的傳承與創新,為這項中華民族特有的運動賦予特別的歷史意義。

故宮內的非一般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着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是極為流行的棋藝活動,在中國體育史上留下了獨特的發展軌跡。如今,故宮博物院內藏有歷代多件精美的象棋子和棋盤,它們件件都屬精品。

能飛天遁地的清宮戲台
清代宮廷愛看戲,但這「戲」並不是電影,而是戲曲。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國粹之一,亦是中國戲曲影響力最大的劇種,它也是在千年中華文明已有的三百六十餘個劇種中,較年輕的一個。清朝的眾多皇帝都熱衷宮廷戲劇活動,乾隆時期更被認為是京劇的萌芽時期,讓紫禁城內的人展開了「戲曲人生」。

儲秀宮見證晚清的精緻與沒落
明清時期,儲秀宮曾作為紫禁城中妃嬪的住所。居住在這裏的主人,最廣為人知的實屬晚清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慈禧太后,她在這裏留下了很多獨特的痕跡。其實,儲秀宮初建時並非如今這幅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