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投壺之禮」如何寓教於樂?

202127phn043_01
明代《朱瞻基行樂圖》卷,圖中可見皇帝玩投壼遊戲,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
202127phn043_01

撰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梁爽

 

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四隻長頸的銅壼,均為乾隆年間所製。它們形似花瓶,但用途並不是插花,而是用來投壼。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通過投擲箭矢助興的活動。在華夏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投壺經歷了由禮儀象徵向娛樂活動的轉變。世世代代先人的傳承與創新,為這項中華民族特有的運動賦予特別的歷史意義。

 

投壺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由古代的射禮演變而來。射禮即射箭,是古代貴族男子需要掌握的技能,為一種「武德」。西周時期,射箭運動是古代貴族男子宴飲期間的常見活動。由於受到場地限制,經過歷史發展,「以箭投壺」的形式逐漸替代了射箭,在保留禮儀元素的同時又增加了博弈成分,成為士大夫飲酒時的助興活動。正如《禮記‧投壺》記載:「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

202127phn044_01
清乾隆年期的投壼,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
202127phn044_01

對於投壺的起源,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時期。《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意為晉昭公設宴招待齊景公等諸國君王,晉國大臣中行穆子作陪。待投壺助興之際,晉昭公先行投擲,穆子說:「有酒如滔滔淮水,有肉如水中小島。我們國君若一箭投入壺中,要做各國的盟主。」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投壺這項活動已深受諸侯國君主和士大夫的青睞。

202127phn045_01
《投壺圖》,東漢畫像石,南陽市七星園鄉沙崗店出土,河南南陽漢畫像館藏。(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27phn045_01

投壺作為宴飲席間高級別的禮樂活動,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禮節、規則和流程可謂繁瑣。《禮記‧投壺》曾闡釋:「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投壺之禮需具備「合用之人」,包括主人、賓客、主持投壺的司射、奏樂的樂工等,還需要「合用之物」,包括投壺、箭矢、計數的竹木「算」、盛有算的器物「中」、酒杯「爵」以及磬鼓等樂器。整個投壺過程,主人需手持箭矢,與賓客反覆謙讓三次,行禮過後在司射的指引下,依次與賓客投壺。參與者需在固定位置將手中箭矢投擲入壺,入壺多者獲勝,敗者則飲酒以示懲罰。

 

隨着朝代更迭,投壺的規則、工具不斷改進,玩法也更為五花八門。時至漢代,投壺活動出現了竹質的箭矢,使箭矢更具韌性,且每局的投擲次數也不再固定,甚至出現了以百矢為一局的投壺比賽。隋唐時期,投壺衍生了一系列創新的規則,例如矇眼投擲、背向投擲等玩法,形式更加活潑,也為投壺活動賦予更多娛樂性。明清時期,壺的形制有更為多樣的紋樣裝飾。如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代乾隆年製的銅投壺,形似長頸花瓶,通體凸雕花紋,聚集了夔龍紋、連珠紋、如意雲紋和纏枝蓮紋等寓意富貴高潔、吉祥如意的紋樣,投壺整體造型古樸凝重、儒雅沉穩。可見,投壺的背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與美好祈盼,也代表了清代宮廷的審美風向和精湛工藝背後的昌盛國力。

202127phn046_01
投壼圖,明代《三才圖會》插圖。(圖片提供:寶蓋頭/FOTOE)
202127phn046_01

如今,雖然投壺的身影在歷史的推進中逐漸消逝,但其蘊含的規則意識、謙讓精神等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卻流傳至今。隨着社會對傳統文化愈加重視,愈來愈多的博物館或其他文化場所中都有投壺的體驗活動,人們可通過這項古人喜愛的活動,感知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建立對文化的自信。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6月1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