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故宮建築中包含儒家、陰陽、天文理論?

1206phn014_01
太和門(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1206phn014_01

故宮是一個特殊的文化載體,以建築作為符號,傳達出豐富的文化信息。儒家所推崇的古代禮制,是故宮建築着重表現的主題。故宮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以附會「前朝後寢」的要求。宮前區有大明門(大清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皇極門、太和門),以附會「五門三朝」。宮門兩側,左有太廟,右為社稷壇,以附會「左祖右社」。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次坐落在高八米多的「土」字形台基之上,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故宮建築的尊卑高下顯然有別,反映出「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的禮制要求。外朝主要用於理政,不論在建築尺度上還是在建築結構和裝飾上,等級明顯高於以生活起居為主的內廷。擷芳殿等處皇子的居所等級相對較低,朝臣和宦官值舍的等級更低。就以太和殿為例,太和殿位居紫禁城的中心,亦為北京城的中心,象徵皇帝是萬民的核心。殿高三十五餘米,喻意天子之堂之高貴。這種佈置突顯出以天子為尊的禮序境界。

1206phn015_01
吻獸的多少顯示了該建築的尊卑(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1206phn015_01

故宮建築成功地運用了陰陽理論,在外朝、內廷、東西六宮、寧壽宮和慈寧宮區域以及其他建築中,形成對比錯落、強弱得當的效果,陰陽調和得十分和諧。五行思想也表現得十分突出。宮殿及牆垣以紅、黃色為同調,紅屬火,主光大,黃屬土,屬中央,象徵帝王之居至尊至大,為天下中心。文華殿等屬文化、文治方面的宮殿多建在東側,從木從春;武英殿等屬兵刑、武備的宮殿多建在西側,從金從秋。在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下的「土」字形台基,則是中央的象徵。

1206phn016_01
文華殿位於紫禁城東側,明代曾為「太子視事之所」。(圖片提供:海峰/FOTOE)
1206phn016_01
1206phn017_01
武英殿位於紫禁城東側,與文華殿遙對。(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網站)
1206phn017_01

故宮建築在深紅及黃色的基調下,根據不同的用途,按五行、五色作適當調整。如皇子居住的擷芳殿,俗稱南三所,覆綠色琉璃瓦,與所謂「青宮」一致。從木從春,以示青少年蓬勃向上的成長過程。文華殿在明初為太子宮,亦用綠瓦,後改為皇帝便殿,換成了黃瓦。文淵閣為藏《四庫全書》之所,覆黑色琉璃瓦,因黑色代表水,水能剋火,以期所藏書籍免遭火災。中軸線北端御花園的天一門,取「天一生水」之意,牆用灰黑色,與所處北方水的方位相合,使整個紫禁城免受火侵。故宮北面玄武門兩側房屋也採用黑色琉璃瓦,以示水和冬的意境。午門位居南端,建築彩畫一變其他各地青綠為主的色調,改用主火的紅色色調,充滿強烈的氣氛。

1206phn018
南三所曾為皇子居住之所(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網站)
1206phn018

古代天文學家認為紫微星垣位於中天,是天帝的居所,故將天帝所居的天宮稱為紫宮。皇帝貴為天子,也將皇宮喻為紫宮,以期江山永固、四方歸順、八面來朝。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是北天中央的三垣星宿。紫微垣位於中心,為天帝居所,故人們將皇宮也稱為紫微宮。故宮建築布局也取象於紫微垣,將太和門比作紫微星垣的閶闔門,將太和殿與紫微星垣天皇大帝星座相對應。內廷後三宮,連同東西六宮,亦合紫微垣十五星之數。

1206phn019_01
太和殿前的日晷,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器(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1206phn019_01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它的建築風格不但傳承漢文化,也融入滿族文化。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皇宮之清寧宮形制改建坤寧宮。於前檐東次間闢門,室內三面環炕,窗紙外糊。這種異於漢族傳統居住形式的做法,源於生活於東北高寒地區滿族民間「口袋殿」、「萬字炕」、「窗戶紙糊在外」的居住習俗,同時也與滿族薩滿教祭神需要有關。

1206phn020
坤寧宮(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網站)
1206phn020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7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