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處處有禮—中國傳統倫理觀念

202120phn001_01
天津楊柳青五倫圖年畫(圖片提供:西元傳播/FOTOE)
202120phn001_01

「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亦是一種規範。中國傳統思想以儒家為主,而儒家的倫理觀念就成為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當中的「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種人際關係),是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核心內容。孔孟認為,在社會裏,每人都做好本分,盡自己的責任,社會便能和諧,國家便會井然有序。

 

倫理與道德兩者經常並肩同行。道德是以倫理關係為基礎,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具判斷別人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儒家倫理觀念也是道德的思想核心。古代通常用三綱五常、《三字經》等作為道德標準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古代童蒙教育中,流傳最廣泛的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合稱「三百千」。這些童蒙教材,是要讓兒童較易接受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兒童在學習「三百千」之餘,也要遵從家訓規範。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已開創訓諭子孫之例,當中不離修養德行、修身治國的重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南宋的《朱氏家訓》都是流傳至今的著名篇章。

 

在儒家倫理中,孝道是最受重視的一環。孔子曾說為人父者應愛護子女,為人子者要體察父心,雙方都要承擔各自的倫理責任。所以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從小學習的課題。雖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但亦並非鼓勵愚孝,因為他曾批評曾子的愚孝行為,認為曾子任由父親毆打,並非孝順的表現。若曾子被父親打死,只會陷父親於不義,使父親德行受損,這是極為不孝的行為。

 

禮儀和習俗,最能表現傳統的倫理和規範,也發展出稱呼他人名字、方位坐向、穿戴服飾等都有一定的規矩和忌諱。

 

在上古時代,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為了區分血緣,「氏」是古代貴族標誌與宗族系統的稱號。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自周代始,人不但有「名」,而且還有「字」。古人出生三個月內要取名,男子二十歲時行成人的冠禮,父親便給他取字,女子十五歲時便取字。意思是男性二十歲成年,已具備當父親的尊嚴,平輩或晚輩直呼其名就不夠尊重,所以另取一字供平輩和晚輩稱呼。女子則十五歲便可嫁人,可以用簪子把頭髮盤起來,可以取表字,也就是正式的名字。帝王為了建立和維護至高無上的權威,要求臣民避諱其名字,稱為「國諱」或「公諱」。如秦始皇名嬴政,臣民為了避諱,「正月」的「正」字也要讀成「徵」字,並一直維持至今。

 

另外,古代帝王和臣子在殿堂上都有固定的位置,帝王坐北朝南,臣子面北參拜,所以有「南面稱王」、「北面稱臣」的說法。可見,方位也是分別尊卑的形式。中國傳統上有右尊左卑之風,古時講究的房屋方位也是坐北朝南,左是東面,右是西面,後來發展至官位也按此風,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在服飾方面,中國未有棉花傳入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絲織品和麻葛織品。絲織品統稱為「帛」,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穿着,平民只能穿麻布和葛布,衣服顏色以金黃紅紫等色為逹官貴人所好,黃色象徵佔有土地,因此皇帝所用之物,也常冠以「黃」字。古時平民服裝的顏色以樸素為主,統稱「白衣」,亦代表着出身寒微,未得功名的讀書人。

202120phn002_01
藺相如完璧歸趙,《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插畫,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姑蘇龔紹山刊本。(圖片提供:緣紫舞/FOTOE)
202120phn002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5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