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处处有礼—中国传统伦理观念

202120phn001_01
天津杨柳青五伦图年画(图片提供:西元传播/FOTOE)
202120phn001_01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亦是一种规范。中国传统思想以儒家为主,而儒家的伦理观念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当中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种人际关系),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孔孟认为,在社会里,每人都做好本分,尽自己的责任,社会便能和谐,国家便会井然有序。

 

伦理与道德两者经常并肩同行。道德是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判断别人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儒家伦理观念也是道德的思想核心。古代通常用三纲五常、《三字经》等作为道德标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古代童蒙教育中,流传最广泛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合称“三百千”。这些童蒙教材,是要让儿童较易接受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儿童在学习“三百千”之余,也要遵从家训规范。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已开创训谕子孙之例,当中不离修养德行、修身治国的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南宋的《朱氏家训》都是流传至今的著名篇章。

 

在儒家伦理中,孝道是最受重视的一环。孔子曾说为人父者应爱护子女,为人子者要体察父心,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伦理责任。所以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从小学习的课题。虽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但亦并非鼓励愚孝,因为他曾批评曾子的愚孝行为,认为曾子任由父亲殴打,并非孝顺的表现。若曾子被父亲打死,只会陷父亲于不义,使父亲德行受损,这是极为不孝的行为。

 

礼仪和习俗,最能表现传统的伦理和规范,也发展出称呼他人名字、方位坐向、穿戴服饰等都有一定的规矩和忌讳。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是为了区分血缘,“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自周代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有“字”。古人出生三个月内要取名,男子二十岁时行成人的冠礼,父亲便给他取字,女子十五岁时便取字。意思是男性二十岁成年,已具备当父亲的尊严,平辈或晚辈直呼其名就不够尊重,所以另取一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女子则十五岁便可嫁人,可以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可以取表字,也就是正式的名字。帝王为了建立和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要求臣民避讳其名字,称为“国讳”或“公讳”。如秦始皇名嬴政,臣民为了避讳,“正月”的“正”字也要读成“征”字,并一直维持至今。

 

另外,古代帝王和臣子在殿堂上都有固定的位置,帝王坐北朝南,臣子面北参拜,所以有“南面称王”、“北面称臣”的说法。可见,方位也是分别尊卑的形式。中国传统上有右尊左卑之风,古时讲究的房屋方位也是坐北朝南,左是东面,右是西面,后来发展至官位也按此风,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在服饰方面,中国未有棉花传入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丝织品统称为“帛”,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着,平民只能穿麻布和葛布,衣服颜色以金黄红紫等色为逹官贵人所好,黄色象征占有土地,因此皇帝所用之物,也常冠以“黄”字。古时平民服装的颜色以朴素为主,统称“白衣”,亦代表着出身寒微,未得功名的读书人。

202120phn002_01
蔺相如完璧归赵,《新镌陈眉公先生批评春秋列国志传》插画,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姑苏龚绍山刊本。(图片提供:缘紫舞/FOTOE)
202120phn002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5月2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