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考古奇跡——千古一墓海昏侯
西漢海昏侯劉賀在生前擁有傳奇一生,經歷諸侯王、皇帝、平民、列侯的身份。他在死後同樣引起轟動,因二千多年後,考古人員發現他的墓葬,成為中國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究竟劉賀一生因何如此跌宕?考古人員在海昏侯墓裏又有何重要發現?

墓見孔子?——海昏侯墓的屏風
海昏侯墓裏發現了孔子?考古人員在這墓西側的淤泥中,發現一塊約半米高的漆木板,上面的文字及畫像引起哄動,原因是畫中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這是至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孔子像,這孔子像長了鬍子,身穿衣袍,體態比較清瘦,與現今流傳的孔子像有明顯差異。

國寶重現——海昏侯墓四大文物
海昏侯墓出土了過萬件文物,除了金器、孔子衣鏡、簡牘等受盡注目之外,其實還有幾件文物不可不知,它們是青銅火鍋、蒸餾器及葬具。透過這些文物可讓大家對漢朝的飲食文化及琉璃工藝有更多了解。

重若億金——海昏侯墓的價值
海昏侯墓裏的黃金是普羅大衆最關注的文物,但其實考古人員對墓裏發現的簡牘更為重視,他們認為簡牘的重要程度比黃金更高,因為簡牘上所寫的內容,是研究漢朝文化以至中國歷史最佳資料。要認識二千多年的海昏侯劉賀,了解漢朝的生活種種,就不得不從這些簡牘入手。

漢朝多金——海昏侯墓裏的酎金
以金光閃閃、含金量極高來形容海昏侯墓絕不為過,因為考古人員在這墓裏發現480件金器,總計重量達120公斤,是中國漢墓考古史上發現數量最多及最完整的文物。墓裏還有400萬枚重達約10噸的五銖錢,財寶堆積如山,為何海昏侯劉賀會有這麼多財富?他真的富甲一方?

迎難而上——考古人挑戰海昏侯墓
考古是一件沉悶的事嗎?絕對不是!考古人既要同盜墓者時間競賽,又要與大自然環境抗衡,以减低自然因素對文物的傷害,更要解開文物帶來的種種疑團,過程分秒必爭,驚險刺激,發現海昏侯墓及其考古工作就是最佳例證。

猝死?毒死?——海昏侯死亡之謎
考古人員不斷研究海昏侯劉賀墓裏的文物資料,其中包括劉賀究竟是怎樣死的呢?史書上對劉賀之死只寫有「後薨」兩字。現今雖然科學發達,但要找出二千多年前一具粉化了的遺骸死因,仍然困難重重。大家不妨根據考古人員研究所得的資料,嘗試解開這個死因之謎!

千古大墓——解構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園規模很大,呈梯形,墓墻周長868米,面積達4.6萬平方米。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條外藏坑等組成,內有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海昏侯劉賀主墓及其夫人主墓為異穴合葬,則夫妻分別在兩個緊靠的墓穴中埋葬。由於存在劉賀夫人墓封土叠壓劉賀墓封土的現象,因此推斷劉賀較夫人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