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迎難而上——考古人挑戰海昏侯墓

202128phw012
考古人員在海昏侯墓工作(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12

考古是一件沉悶的事嗎?絕對不是!考古人既要同盜墓者時間競賽,又要與大自然環境抗衡,以减低自然因素對文物的傷害,更要解開文物帶來的種種疑團,過程分秒必爭,驚險刺激,發現海昏侯墓及其考古工作就是最佳例證。這墓葬在2011年3月23日被發現,時至今日,考古人員仍不斷處理墓中發現的文物,工作的繁重,還需要幾代的考古人去處理呢!

 

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北約八百米的墎墩山上,其東北方為漢代紫金城遺址。考古人員在2011年3月23日接報發現有盜墓賊在山上出現,翌日早上開始視察工作,幷立即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保護文物的工作;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在4月初前往視察;4月20日至30日,考古人員大範圍勘探這墓葬,考古工作正式展開,並一直持續。

202128phw013
劉賀墓內實景(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13

隸屬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楊軍,除了是首位深入海昏侯墓穴的考古人員,亦是這墓葬考古發掘隊的領隊。楊軍:「考古人員的工作,首先不是為挖墓而挖墓,而是要對周圍作大面積的考古調查和磡探,要制定詳細的頂層設計,做好一個技術路線圖。再按這路線圖去實行,大量採用套箱提取方法,能有效保護脆弱的文物和埋藏複雜的文物,以免受空氣環境破壞。提取出來的文物,先要做應急保護,情况有如病人先在急症室作緊急治療,然後才送往病房做更多的治療。」

bulb

套箱提取方法

套箱提取方法是考古發掘的方法之一,操作時藉着木質框架的結構起到加固效果,令考古文物更加安全。這方法主要包括四個步驟:首先,文物挖掘人員需要清除文物周邊的泥土和雜物。其次,為了確保文物以及周邊的穩定性,需要進一步采取加固措施,並使土質台基和木板的側面以及底部充分接觸。再做底切處理,把台基的底部掏空並插滿底板,利用麻繩把底板和木質框架連接好。最後,做支撑工作,工作人員要借助一塊較堅固的支撑板,利用整體提取方法處理底切水平位置後,再向另一端受力,最終把整個文物置於該堅固的支撑板上。

202128phw014
主棺套箱提取(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14

楊軍:「我們考古團隊在緊張時刻約有一百多人,既有年届七十多歲的專家,也有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大學生。面對海昏侯墓考古的重要、龐大的工作量以及日後展示的考慮,我們先用了五六千萬元在墓地旁建立一個4000平方米的保護房來考古發掘,因為文物必須在溫度和濕度可控的情况下發掘。我們亦使用大量三維掃描、三維測繪、高光譜、X光成像、探傷技術、延時攝影、航拍,還特別使用了航天工業的低氧艙,也就是低氧氣調鏈技術。就是我們在文物中一旦發現有機物質,例如屍體、紡織品等,因這些文物千多年來都浸在水中,水有絕氧功能,當被發掘出來,氧氣會對文物造成破壞,所以發掘出來後放進低氧艙裏,可延緩它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减少對它的破壞。這是我們考古上首次使用這種現代航天科技。考古人員需戴着氧氣罩在低氧艙內工作。」

202128phw015
考古低氧艙(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15

楊軍:「海昏侯墓考古的困難之處實在有很多,其中是這墓的封土很高,地上有7米,地下有8米。在這麼高的封土下工作,我們其實非常害怕會塌方,生命受到一定威脅,亦怕對文物造成嚴重破壞。後與專家組商議,决定採取一種特殊的鋼結構支撑,鋼網再加上鋼構,這方式在國內考古工作中是首創。我們挖封土就挖了一年,從封土頂部挖到了椁頂板,包括做夯土、夯窩,用合適的考古工具,全人工挖掘。」

202128phw016
這些竹簽都是常用的考古工具(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16

由於海昏侯墓主棺嚴重塌下,在墓葬現場考古有一定難度,考古人員决定將主棺送到實驗室去。這實驗室位於海昏侯墓園區一公里外,當中配備了移動航車、液壓升降與液壓移動設備等,隨時能對不同材質的文物作科學檢測,監察文物在發掘時的變化,加固及保護脆弱的文物,减慢及避免文物受損,以保持遺存出土時的原始狀態。

 

楊軍:「主墓出土的文物可以分為紡織品、金屬器、漆木器等幾類。我們把現場不能發掘、清理的東西先包裝再運到實驗室,後續工作主要是在實驗室中完成。在海昏侯墓考古工作裏,最難保存的是紡織品,因它最脆弱,一接觸空氣就很難保存下來,像馬王堆裏本來有方帷,剛打開與氧氣接觸,只一分鐘就化成一縷青烟。」

 

楊軍:「我理解的考古,就是猜謎,是瞭解過去的未知世界。我們發掘海昏侯墓,是為了還原一個漢代侯王的生活狀態。不僅是想知道某個文物是甚麽,還想了解文物承載的故事。這種故事是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我們的責任就是看到歷史的真相,並把它轉化為常識來告訴所有人。」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