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重若億金——海昏侯墓的價值

202128phw030
在劉賀墓中發現的奏章簡牘(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30

海昏侯墓裏的黃金是普羅大衆最關注的文物,但其實考古人員對墓裏發現的簡牘更為重視,他們認為簡牘的重要程度比黃金更高,因為簡牘上所寫的內容,是研究漢朝文化以至中國歷史最佳資料。要認識二千多年的海昏侯劉賀,了解漢朝的生活種種,就不得不從這些簡牘入手。

 

古代仍未發明紙張及印刷術之前,古人要把文字寫在竹簡、木牘、帛書,因帛價格高昂而不普及,一般人都是使用竹簡及木牘書寫,再將一片片竹簡及木簡串連起來才成為一本「書」。在海昏侯墓裏發現以竹簡及木牘為主,數量多達五千多枚,其中較完整的木牘每塊長約23厘米,寬約6.6厘米就約有60件。經考古人員研究發現這些竹簡和木牘主要是古代的書籍、劉賀所寫的奏章公文、祭祀用的祝禱文和皇帝的詔書。

bulb

竹簡、木牘、帛書

竹簡是將竹削成細小的條狀及將表面削平滑,然後放在火上烤,使它出「汗」,名「汗青」或「殺青」,目的為令它乾燥可防蟲蛀。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文天祥的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就是指竹簡上的文字。寫在細小竹條上稱「竹簡」,寫在細小木條上稱「木簡」。竹簡和木簡一般闊度較窄,只能寫一兩行字。至於木牘或竹牘是以木或竹製成較寬的木板或竹板,可以書寫十幾行字,通常用來抄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記述一件事件。由於將竹製成較寬的竹板具一定難度,所以古人較少用竹牘。帛書則是在絲綢上書寫,帛是絲織品的總稱。

奏章類木牘當中有一內容引起大家關注,內容為「南藩海昏侯賀昧死再拜上書言……再拜為秋請……元康四年。」元康四年是劉賀任海昏侯的第二年,因為漢宣帝封他為海昏侯時,不准他回長安參加祭祖廟之事,劉賀寫這奏章是向宣帝請求讓他回長安參加秋祭活動。從這奏章木牘,我們可以知道劉賀雖然被宣帝禁止回京,但他仍不死心,上呈奏章希望宣帝網開一面讓他回京。

bulb

秋請

秋請是指古代侯王於秋季朝見天子,進京朝拜的活動。

202128phw031
在劉賀墓中發現屬於奏章類的簡牘(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31

海昏侯墓出土的《除國詔書》是繼居延漢簡中出土的《永始三年詔書》、《元康五年詔書》之後,第三份較為完整的西漢詔書,是南方地區唯一一份漢代詔書實物。它詳細記錄了墓主劉賀身後,朝廷對其處置情况,與《漢書》記載相印證。詔書內容涉及漢代的公卿會議制度、官員情况、公文流程等,是西漢最高等級官文書的實物,價值重大。依據漢代制度,「詔書者,詔誥也……群臣有所奏請,尚書令奏之,下有制曰天子答之曰可。」海昏侯墓出土的《除國詔書》這份文書的流程是:1.豫章太守廖上《除國奏》,提議「除國」。2.皇帝認為,此事要召開會議討論。3.大臣們討論後,在《除國奏》上署名,表示贊同豫章太守的處理意見。4.皇帝批示「制曰可」,《除國奏》的性質變為《除國詔書》。5.《除國詔書》下發海昏國,正式除國。文書的流程清晰,轉發記錄確切,這就是西漢最高等級官文書的流程和傳達體系。更為重要的是,這份詔書確定了劉賀的死亡時間為「九月乙巳死」,為公元前59年10月6日(漢宣帝神爵三年九月初八),正值南昌夏秋之際,該季節産香瓜,與劉賀遺骸中發現未消化的香瓜籽這一現象相符合。《除國詔書》下發到豫章郡的時間為公元前59年11月14日(十月甲申,漢宣帝神爵三年十月十七),《除國詔書》下發到海昏侯國的時間為公元前59年11月22日(十月丙戌,漢宣帝神爵三年十月二十五),這些都表明從劉賀病逝到海昏侯國除國應當是一個較短的時間,前後不到40天,下葬應該在47天後,為西漢列侯喪葬殯期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除了公文奏事和皇帝的詔書外,竹簡及木牘的內容還有《詩經》、《禮記》、《論語》、《春秋》、《孝經》、《易經》、《醫書》等典籍,相信這些都是劉賀生前愛讀的書,當中主要是儒家經典。令考古人員關注的是發現了五百多枚《論語》的竹簡,這版本的《論語》對比現今流傳的《論語》內容上有較多差異。例如現今《論語》用「知」字,但竹簡上卻寫「智」字,「政」字則寫為「正」字等。

 

西漢時期《論語》有三個版本,一是《古論語》,二是《魯論語》,三是《齊論語》。《齊論語》與其他兩個版本的分別在於《齊論語》共有22篇,較其餘兩個版本多了〈問王〉與〈知道〉兩篇。《齊論語》已失傳一千八百多年,現今流傳的《論語》版本是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依據《魯論語》,結合《齊論語》形成的《張侯論》,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以《張侯論》為底本,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海昏侯墓裏發現的《論語》簡牘出現了〈知道〉篇,這使考古人員推斷這《論語》應為《齊論語》版本。這是一千多年後重新出現的《齊論語》版本。所以,考古人員認為海昏侯墓裏的簡牘,對學術界而言「含金量」極高。

202128phw032
《論語》簡(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32

《齊論語‧知道》內容共24字:「〔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加上現今的標點符號便是:「〔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簡上寫的「智」即「知」,「昜」即「易」,全篇意思是孔子熟知祭祀之禮中的繹祭,每一次繹祭都有三天。孔子讚歎說:「祭祀之禮如此盛美,沒有甚麽東西能與之相媲美的了!」

bulb

繹祭

繹祭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正祭之次日續祭稱「繹祭」。

202128phw033
《論語‧知道》篇名簡(圖片提供:楊軍)
202128phw03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