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六)新舊藝術大放異彩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民國時期,繪畫、樂舞、戲劇、電影、建築等各種藝術,異彩紛呈、各顯神通。限於篇幅,只能略加鈎玄。

在繪畫方面,有李叔同、劉海粟、張大千、黃賓虹、溥心畲、徐悲鴻、豐子愷、齊白石、張樂平、葉淺予、李苦禪、李可染、陳半丁、傅抱石、潘天壽、吳冠中、吳作人、吳昌碩、蔣兆和、林風眠、常書鴻諸多名家,或擅長國畫,或拓展油畫、漫畫。在音樂方面,既有劉天華、華彥鈞(阿炳)、王洛賓等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使《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令人難以忘懷,也有聶耳、冼星海、賀綠汀等融貫中西,創作出《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歌》、《黃河大合唱》等激越的抗戰歌曲。至於締造近代中國舞蹈,裕容齡、李伯釗、黎錦暉、吳曉邦、戴愛蓮等與歐美、蘇聯舞蹈界密切聯繫,都作出重要貢獻。在建築領域,南京的中山陵、總統府、國民大會堂、中央博物院,上海的外白渡橋、國際飯店、和平飯店、百樂門、大光明電影院、大世界遊樂場,北平的梁啟超墓、香山孫中山紀念堂,廣州的孫中山大元帥府、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原址,在在閃爍着中西合璧的光輝。

民國藝術成就的另一道光芒,表現在傳統戲劇和新進電影的表演上。傳統京戲有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等「四大名旦」和馬連良、周信芳、李少春等鬚生及蓋叫天等武生的名角,另外越劇、粵劇、豫劇、評劇和黃梅戲種種地方劇種也發揚光大。現代話劇則有下列名作:曹禺《雷雨》、《日出》、《原野》,郭沫若《棠棣之花》、《屈原》,陳白塵《升官圖》,夏衍《上海屋簷下》。電影是典型的舶來品,但在中華大地也茁壯成長,阮玲玉、胡蝶、周璇、李麗華、歐陽莎菲、金焰、趙丹、金山、魏鶴齡、孫道臨等名星廣受歡迎,《姊妹花》、《新女性》、《漁光曲》、《夜半歌聲》、《風雲兒女》、《馬路天使》、《十字街頭》、《八百壯士》、《一江春水向東流》等佳片長映不衰。

民國音樂和時局密切關聯,電影藝術屬於新門類,可否對兩者稍作介紹?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minguo06_1
mainsite_psd_minguo06_1

南京的中山陵和上海的國際飯店,是民國時代著名建築。1929年,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將孫中山遺體由北平移葬南京中山陵。國際飯店在1934年落成,曾是美國本土以外的第一高樓,有「遠東第一樓」之譽。

mainsite_psd_minguo06_2
mainsite_psd_minguo06_2

民國畫壇,大師輩出,名作紛呈。左起:張大千《仕女擁裘圖》(局部)、齊白石《蝦蟹》、常書鴻描繪敦煌莫高窟的《九層樓》。除了藝術範疇,一些畫家的作品在其他學術領域也有重要影響,例如常書鴻的敦煌畫作,對日後敦煌學的發展和研究貢獻巨大。

mainsite_psd_minguo06_3_1
mainsite_psd_minguo06_3_1

民國年間,中國漫畫大為發展。左圖:張樂平於1935年起創作的連環畫《三毛流浪記》,以「三毛」為主角,反映上海流浪兒童的處境,在社會上引起巨大迴響,與之相關的文藝創作數十年來不絕如縷;右圖:豐子愷1945年的作品《凱歸》,反映抗戰勝利後士兵回歸家鄉與親人團聚。

mainsite_psd_minguo06_4
mainsite_psd_minguo06_4

民國是中國近代音樂的豐收期,名家名作湧現。左起:紀念民國音樂家劉天華的郵票、瞎子音樂家華彥鈞(阿炳)在奏樂、有「西北民歌之父」和「西部歌王」之稱的音樂家王洛賓在青海草原手持結他起舞。民國時期的許多經典音樂作品,如華彥鈞《二泉映月》、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至今仍演奏和詠唱不斷。

mainsite_psd_minguo06_5
mainsite_psd_minguo06_5

民國時期,舞蹈名家揉合中西,將中國的舞蹈藝術推向新境界,左至右:裕容齡、戴愛蓮、吳曉邦在演出。

mainsite_psd_minguo06_6
mainsite_psd_minguo06_6

民國年間,中國的傳統戲劇大有發展,並成功登上世界舞台,當中京劇大師梅蘭芳更是蜚聲國際。左圖:1914年12月,梅蘭芳在上海演出《貴妃醉酒》;右圖:1936年3月9日,美國喜劇大師差利‧卓別靈(Charles Spencer Chaplin)訪華,與梅蘭芳歡敘。

mainsite_psd_minguo06_7
mainsite_psd_minguo06_7

民國時期,新派戲劇大放異彩,當中曹禺的作品尤受重視,圖為1941年曹禺名劇《雷雨》(左)和《日出》(右)在上演。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民國年間,電影業蓬勃,多位電影明星成為大眾偶像,圖為其中四位女星,左起:周璇、阮玲玉、胡蝶、李麗華。

ebook

民國女星之中,對當時和後世影響最大的,當推歌演兼擅的周璇。她在1930至1940年代,蜚聲中國影壇、歌壇,被譽為「金嗓子」、 「歌后」、「影后」,主演了43部電影,演唱了200多首原創歌曲。周璇主唱的經典金曲,如《何日君再來》、《四季歌》、《天涯歌女》、《夜上海》等,不僅在當時膾炙人口,日後更獲不少著名歌星重唱,例如台灣的鄧麗君就曾重唱多首周璇名曲。周璇生平富傳奇色彩,數十年來成為電影、電視、歌曲的題材,例如1989年底至1990年初,香港的電視台拍攝、播出了改編自周璇生平的電視劇《天涯歌女》,由陳松伶飾演周璇,主題曲同樣名為《天涯歌女》,以周璇所唱的原曲配上粵語歌詞,由陳松齡主唱。

mainsite_psd_minguo06_9
mainsite_psd_minguo06_9

民國年間,電影界其中四位當紅男星,左起:金焰、趙丹、金山、魏鶴齡。

mainsite_psd_minguo06_10
mainsite_psd_minguo06_10

民國時期的經典電影甚多,至今仍然閃耀生輝。

ebook

左圖:1937年,電影《馬路天使》,明星影片公司出品,袁牧之編導,趙丹、魏鶴齡、趙慧深、周璇等演出。 

中圖:1941年,電影《天涯歌女》,國泰影業公司出品,吳村編導,周璇、白雲、慕容婉兒等演出。

右圖:1947年,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前集《八年離亂》,聯華影藝社出品,蔡楚生、鄭君里編導,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吳茵等演出。  

民國音樂和時局密切關聯,電影藝術屬於新門類,可否對兩者稍作介紹?

民國音樂有為時代創作、有為抗戰而唱,亦有不少抒情歌曲。當時的一些名曲有:李叔同(弘一法師)《送別》(常用作畢業同學分別歌),劉半農詞、趙元任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安娥詞、任光曲《漁光曲》,田漢詞、聶耳曲《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張寒暉《松花江上》等《流亡三部曲》,田漢詞、冼星海曲《夜半歌聲》,黄嘉謨詞、劉雪庵曲《何日君再來》,潘孑農詞、劉雪庵曲《長城謠》,麥新《大刀進行曲》,田漢詞、賀綠汀曲《天涯歌女》,賀綠汀《游擊隊歌》,桂濤聲詞、冼星海曲《在太行山上》,光未然詞、冼星海曲《黃河大合唱》,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康定情歌》,綠永詞、舒模曲《跌倒算甚麼》等。

在新興電影方面,著名影片有:《歌女紅牡丹》(導演張石川,主演胡蝶、王獻齋、夏佩珍、龔稼農等),《啼笑因緣》(導演張石川,主演胡蝶、鄭小秋、譚志遠、蕭英、龔稼農、嚴月嫻、王獻齋等),《姊妹花》(編導鄭正秋,主演胡蝶、鄭小秋、宣景琳等),《三個摩登女性》(導演卜萬蒼,編劇田漢,主演金焰、阮玲玉、陳燕燕、黎灼灼等),《新女性》(導演蔡楚生,編劇孫師毅,主演阮玲玉、鄭君里),《漁光曲》(編導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韓蘭根、羅朋等),《桃李劫》(導演應雲衛,主演袁牧之、陳波兒、唐槐秋、周伯勳等),《夜半歌聲》(導演馬徐維邦,主演金山、胡萍等),《風雲兒女》(導演許幸之,田漢、夏衍、孫師毅編劇,主演袁牧之、王人美、談瑛、陸露明等),《馬路天使》(編導袁牧之,主演周璇、趙慧深、趙丹等),《十字街頭》(導演沈西苓,主演趙丹、白楊等),《八百壯士》(導演應雲衛,主演袁牧之、陳波兒、洪虹等),《千里送京娘》(導演文逸民,編劇葉逸芳,主演關宏達、鄭君里、李麗華、賀賓、楊柳等),《丹鳳朝陽》(導演高梨痕,主演王丹鳳、姜明等),《遙遠的愛》(編導陳鯉庭,主演趙丹、秦怡等),《一江春水向東流》(導演蔡楚生,編劇鄭君里,主演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烏鴉與麻雀》(導演鄭君里,編劇陳白塵,主演趙丹、吳茵、上官雲珠、孫道臨、李天濟、黃宗英等)等。此外,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了歌劇《白毛女》(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李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導演王濱、王大化、舒強,主演王昆、凌子風、陳強等)。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