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六)新旧艺术大放异彩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民国时期,绘画、乐舞、戏剧、电影、建筑等各种艺术,异彩纷呈、各显神通。限于篇幅,只能略加钩玄。

在绘画方面,有李叔同、刘海粟、张大千、黄宾虹、溥心畲、徐悲鸿、丰子恺、齐白石、张乐平、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陈半丁、傅抱石、潘天寿、吴冠中、吴作人、吴昌硕、蒋兆和、林风眠、常书鸿诸多名家,或擅长国画,或拓展油画、漫画。在音乐方面,既有刘天华、华彦钧(阿炳)、王洛宾等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使《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令人难以忘怀,也有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融贯中西,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等激越的抗战歌曲。至于缔造近代中国舞蹈,裕容龄、李伯钊、黎锦晖、吴晓邦、戴爱莲等与欧美、苏联舞蹈界密切联系,都作出重要贡献。在建筑领域,南京的中山陵、总统府、国民大会堂、中央博物院,上海的外白渡桥、国际饭店、和平饭店、百乐门、大光明电影院、大世界游乐场,北平的梁启超墓、香山孙中山纪念堂,广州的孙中山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原址,在在闪烁着中西合璧的光辉。

民国艺术成就的另一道光芒,表现在传统戏剧和新进电影的表演上。传统京戏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四大名旦”和马连良、周信芳、李少春等须生及盖叫天等武生的名角,另外越剧、粤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种种地方剧种也发扬光大。现代话剧则有下列名作:曹禺《雷雨》、《日出》、《原野》,郭沫若《棠棣之花》、《屈原》,陈白尘《升官图》,夏衍《上海屋簷下》。电影是典型的舶来品,但在中华大地也茁壮成长,阮玲玉、胡蝶、周璇、李丽华、欧阳莎菲、金焰、赵丹、金山、魏鹤龄、孙道临等名星广受欢迎,《姊妹花》、《新女性》、《渔光曲》、《夜半歌声》、《风云儿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八百壮士》、《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佳片长映不衰。

民国音乐和时局密切关联,电影艺术属于新门类,可否对两者稍作介绍?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minguo06_1
mainsite_psd_minguo06_1

南京的中山陵和上海的国际饭店,是民国时代著名建筑。1929年,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将孙中山遗体由北平移葬南京中山陵。国际饭店在1934年落成,曾是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高楼,有“远东第一楼”之誉。

mainsite_psd_minguo06_2
mainsite_psd_minguo06_2

民国画坛,大师辈出,名作纷呈。左起:张大千《仕女拥裘图》(局部)、齐白石《虾蟹》、常书鸿描绘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除了艺术范畴,一些画家的作品在其他学术领域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常书鸿的敦煌画作,对日后敦煌学的发展和研究贡献巨大。

mainsite_psd_minguo06_3_1
mainsite_psd_minguo06_3_1

民国年间,中国漫画大为发展。左图:张乐平于1935年起创作的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以“三毛”为主角,反映上海流浪儿童的处境,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回响,与之相关的文艺创作数十年来不绝如缕;右图:丰子恺1945年的作品《凯归》,反映抗战胜利后士兵回归家乡与亲人团聚。

mainsite_psd_minguo06_4
mainsite_psd_minguo06_4

民国是中国近代音乐的丰收期,名家名作涌现。左起:纪念民国音乐家刘天华的邮票、瞎子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在奏乐、有“西北民歌之父”和“西部歌王”之称的音乐家王洛宾在青海草原手持结他起舞。民国时期的许多经典音乐作品,如华彦钧《二泉映月》、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至今仍演奏和咏唱不断。

mainsite_psd_minguo06_5
mainsite_psd_minguo06_5

民国时期,舞蹈名家揉合中西,将中国的舞蹈艺术推向新境界,左至右:裕容龄、戴爱莲、吴晓邦在演出。

mainsite_psd_minguo06_6
mainsite_psd_minguo06_6

民国年间,中国的传统戏剧大有发展,并成功登上世界舞台,当中京剧大师梅兰芳更是蜚声国际。左图:1914年12月,梅兰芳在上海演出《贵妃醉酒》;右图:1936年3月9日,美国喜剧大师差利‧卓别灵(Charles Spencer Chaplin)访华,与梅兰芳欢叙。

mainsite_psd_minguo06_7
mainsite_psd_minguo06_7

民国时期,新派戏剧大放异彩,当中曹禺的作品尤受重视,图为1941年曹禺名剧《雷雨》(左)和《日出》(右)在上演。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mainsite_psd_minguo06_8

民国年间,电影业蓬勃,多位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偶像,图为其中四位女星,左起:周璇、阮玲玉、胡蝶、李丽华。

ebook

民国女星之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歌演兼擅的周璇。她在1930至1940年代,蜚声中国影坛、歌坛,被誉为“金嗓子”、 “歌后”、“影后”,主演了43部电影,演唱了200多首原创歌曲。周璇主唱的经典金曲,如《何日君再来》、《四季歌》、《天涯歌女》、《夜上海》等,不仅在当时脍炙人口,日后更获不少著名歌星重唱,例如台湾的邓丽君就曾重唱多首周璇名曲。周璇生平富传奇色彩,数十年来成为电影、电视、歌曲的题材,例如1989年底至1990年初,香港的电视台拍摄、播出了改编自周璇生平的电视剧《天涯歌女》,由陈松伶饰演周璇,主题曲同样名为《天涯歌女》,以周璇所唱的原曲配上粤语歌词,由陈松龄主唱。

mainsite_psd_minguo06_9
mainsite_psd_minguo06_9

民国年间,电影界其中四位当红男星,左起:金焰、赵丹、金山、魏鹤龄。

mainsite_psd_minguo06_10
mainsite_psd_minguo06_10

民国时期的经典电影甚多,至今仍然闪耀生辉。

ebook

左图:1937年,电影《马路天使》,明星影片公司出品,袁牧之编导,赵丹、魏鹤龄、赵慧深、周璇等演出。 

中图:1941年,电影《天涯歌女》,国泰影业公司出品,吴村编导,周璇、白云、慕容婉儿等演出。

右图:1947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前集《八年离乱》,联华影艺社出品,蔡楚生、郑君里编导,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吴茵等演出。  

民国音乐和时局密切关联,电影艺术属于新门类,可否对两者稍作介绍?

民国音乐有为时代创作、有为抗战而唱,亦有不少抒情歌曲。当时的一些名曲有:李叔同(弘一法师)《送别》(常用作毕业同学分别歌),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安娥词、任光曲《渔光曲》,田汉词、聂耳曲《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张寒晖《松花江上》等《流亡三部曲》,田汉词、冼星海曲《夜半歌声》,黄嘉谟词、刘雪庵曲《何日君再来》,潘孑农词、刘雪庵曲《长城谣》,麦新《大刀进行曲》,田汉词、贺绿汀曲《天涯歌女》,贺绿汀《游击队歌》,桂涛声词、冼星海曲《在太行山上》,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黄河大合唱》,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绿永词、舒模曲《跌倒算甚么》等。

在新兴电影方面,著名影片有:《歌女红牡丹》(导演张石川,主演胡蝶、王献斋、夏佩珍、龚稼农等),《啼笑因缘》(导演张石川,主演胡蝶、郑小秋、谭志远、萧英、龚稼农、严月娴、王献斋等),《姊妹花》(编导郑正秋,主演胡蝶、郑小秋、宣景琳等),《三个摩登女性》(导演卜万苍,编剧田汉,主演金焰、阮玲玉、陈燕燕、黎灼灼等),《新女性》(导演蔡楚生,编剧孙师毅,主演阮玲玉、郑君里),《渔光曲》(编导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韩兰根、罗朋等),《桃李劫》(导演应云卫,主演袁牧之、陈波儿、唐槐秋、周伯勋等),《夜半歌声》(导演马徐维邦,主演金山、胡萍等),《风云儿女》(导演许幸之,田汉、夏衍、孙师毅编剧,主演袁牧之、王人美、谈瑛、陆露明等),《马路天使》(编导袁牧之,主演周璇、赵慧深、赵丹等),《十字街头》(导演沈西苓,主演赵丹、白杨等),《八百壮士》(导演应云卫,主演袁牧之、陈波儿、洪虹等),《千里送京娘》(导演文逸民,编剧叶逸芳,主演关宏达、郑君里、李丽华、贺宾、杨柳等),《丹凤朝阳》(导演高梨痕,主演王丹凤、姜明等),《遥远的爱》(编导陈鲤庭,主演赵丹、秦怡等),《一江春水向东流》(导演蔡楚生,编剧郑君里,主演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乌鸦与麻雀》(导演郑君里,编剧陈白尘,主演赵丹、吴茵、上官云珠、孙道临、李天济、黄宗英等)等。此外,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导演王滨、王大化、舒强,主演王昆、凌子风、陈强等)。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FOTOE。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