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对外战争及改革屡屡惨败,其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为挽救中国于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接连发动武装起义,屡败屡起,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响应,成为推翻清朝及埋葬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对外战争及改革屡屡惨败,其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为挽救中国于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接连发动武装起义,屡败屡起,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响应,成为推翻清朝及埋葬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近代反清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于1894年创立兴中会,在1895年及1900年发动广州及惠州起义……
1904至1905年,清廷任由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开战,激起爱国之士愤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反清革命进入新阶段……
清末,中国在危急存亡之际,出现两大救国派别:维新改良和反清革命。多翻论战后,革命派逐渐取得上风……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各种革命团体发动的反清起义约近三十次,中国同盟会所发动的起义影响尤大……
1911年5月,清廷强行收回川、粤、鄂、湘四省集资自办的铁路,激起保路风潮,四川民愤尤烈,成为革命契机……
1911年岁属辛亥,是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发动起义,成为葬送满清统治的辛亥革命……
港澳民众及海外华侨积极支持反清活动,不但大力捐助革命经费,甚至亲身参与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