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來到中國,後獲准入居澳門,澳門正式開埠。明清朝廷曾向澳門派遣官員和頒佈法令,以加強管理。開埠後的澳門華洋共存,成為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橋頭堡。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來到中國,後獲准入居澳門,澳門正式開埠。明清朝廷曾向澳門派遣官員和頒佈法令,以加強管理。開埠後的澳門華洋共存,成為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橋頭堡。
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進入南中國海,尋求與明帝國貿易的機會,終於在1557年起允許留居在澳門……
澳門在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開埠後,依靠葡萄牙人的貿易航線,成為連接全球的貿易港口……
十八世紀歐美國家紛紛尋求與中國貿易,而清朝頒佈多項措施以規管外商在華的活動。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廷確立了廣州一口通商的貿易政策後,澳門成為歐美外商們的「住冬地」……
澳門開埠後,原來荒蕪的小島迅速發展為「雄然巨鎮」。不僅居住着葡萄牙人,也有大批華人赴澳門謀生,形成一座華洋共存的城市……
在十八世紀的澳門半島上,不僅有葡萄牙人生活的澳門城,城牆外也有華人生活的村落。儘管古村早已消逝,但它們仍然保留不少痕跡……
葡萄牙人在1557年入居澳門後,天主教組織開始在澳門興建修院和教堂,確立了澳門作為遠東地區的傳教基地……
澳門開埠不僅讓中國與西方國家開展貿易往來,也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