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四)外資輸入及半殖民化

mainsite_psd_guafen04_3
mainsite_psd_guafen04_3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列強加快在華資本擴張,除佔領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外,各種資本輸出手段亦層出不窮。日本首先通過《馬關條約》,取得開辦工廠的權益,其他列強遂紛紛仿效。它們首先爭當中國的債主,迫使清廷為償付對日賠款和「贖還」遼東半島而大借外債,列強銀行爭相向清政府交涉辦理借貸事宜,借款以海關等稅收擔保。其次,列強力爭在華設工廠、修鐵路、開礦山,如法國取得修築由越南境內至雲南、廣西的鐵路權利,俄國取得東北的鐵路修築和經營權,德國可在山東修路、開礦。自1895年至1898年,列強攫取的鐵路修築權竟達一萬多公里。通過資本輸出,帝國主義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加深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半殖民地化,中國民族工商業受到壓抑和摧殘。

何謂「半殖民地」?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除中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屬於半殖民地?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guafen04_1
mainsite_psd_guafen04_1

華俄道勝銀行上海分行。甲午戰敗後中國向俄、法大舉借款,該行角色關鍵。

ebook

華俄道勝銀行由俄、法共同投資,總行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1896年在上海設分行,俄、法借款分次應償息款自第二次起,統一由華俄道勝銀行上海分行代行收匯。

此次俄、法借款由甲午戰敗而起。清朝為償付巨額對日賠款,不得不向外國借款。1895年7月,清朝向俄、法舉債四億法郎,年息四厘,償還期限三十六年,以中國關稅收入作擔保。此後列強加緊向中國放債,令中國所負債務日益沉重。

mainsite_psd_guafen04_2
mainsite_psd_guafen04_2

左圖:十九世紀末日本三井洋行的廈門分行;右圖:1899年,德國瑞生洋行與湖南礦務局訂立的礦務合同。甲午戰敗,外資乘中國勢弱加速湧入,染指中國的輕工業和重工業,大舉搶佔中國的資源和市場。中國企業、傳統手工業無法與之競爭。

mainsite_psd_guafen04_3
mainsite_psd_guafen04_3

清末一幅反映列強瓜分中國鐵路的漫畫。鐵路既有助銀行貸款給清朝,又便利運輸資源、製成品甚至軍隊,更有助將鐵路所經的區域納入勢力範圍,故列強大力攫奪在華鐵路權利。

mainsite_psd_guafen04_4
mainsite_psd_guafen04_4

1897年8月28日東清鐵路開工典禮。東清鐵路於1903年通車,連接西伯利亞鐵路,由俄境經華境到達海參崴。俄羅斯利用這條鐵路加緊控制中國東北。

mainsite_psd_guafen04_5
mainsite_psd_guafen04_5

駐東清鐵路的俄軍。不僅在經濟上,鐵路也極具軍事價值。

mainsite_psd_guafen04_6
mainsite_psd_guafen04_6

山東膠濟鐵路通車初期的青島站及該站今貌。清末膠濟鐵路連接青島至濟南,由德國控制,1899年動工興建,1904年通車。

mainsite_psd_guafen04_7
mainsite_psd_guafen04_7

滇越鐵路今貌。甲午戰爭後,法國藉口有份參與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向清廷取利,獲得將越南鐵路延伸到中國境內的修築權利。滇越鐵路越南段於1901年動工,雲南段於1904年動工,1910年全線通車。

mainsite_psd_guafen04_8
mainsite_psd_guafen04_8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羅湖站舉行通車典禮。

ebook

英國為擴張和鞏固在中國南方的利益,向清廷施壓,於1898年同意中、英共建九廣鐵路,連接九龍和廣州,專營權歸英方。英段在1906年動工,1911年10月1日通車;華段在1907年動工,1911年10月5日通車。

mainsite_psd_guafen04_9
mainsite_psd_guafen04_9

1911年10月5日,中、英代表在深圳參加九廣鐵路華段的通車典禮。

mainsite_psd_guafen04_10
mainsite_psd_guafen04_10

清末的時評漫畫:反映英、法、德三國對華川漢鐵路(四川至湖北)貸款,美國力圖分一杯羹。列強通過壟斷和瓜分中國鐵路,牢控中國經濟。漫畫中的「從經濟上瓜分之險象」一句,很能說明當時中國經濟的處境。

何謂「半殖民地」?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除中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屬於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semicolony),或作「準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的殖民地而言,指的是形式上獨立自主,但在經濟和政冶方面實際上都是依附於帝國主義國家。它們往往由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國家所間接統治或實際控制,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亞洲的主要半殖民地國家有中國、波斯(今伊朗)、奧斯曼帝國(今土耳其)。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圖1-6、8-10)、視覺中國(圖7)、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