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六)瓜分危機與門戶開放

mainsite_psd_guafen06_4
mainsite_psd_guafen06_4

在租借浪潮下,十九和二十世紀之交,列強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大致如下:(1)俄羅斯:東北、蒙古、新疆、部分甘肅;(2)德國:山東;(3)法國:雲南、廣西、部分廣東;(4)英國:長江流域各省、部分河南、部分廣東;(5)日本:福建。中國似難逃瓜分亡國厄運。此時美國正捲入1898年對西班牙戰爭,無暇東顧,乃於美西戰爭結束後提出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9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Milton Hay)發表《開放中國門戶宣言》,主張:各國應在其勢力範圍內保障他國的既得利益;原來約定的中外關稅仍然有效;各國在其勢力範圍內所收本國和他國的船舶稅及貨物運費一律同等。後來美國又在1900年7月重申門戶開放。當時,列強因勢均力敵,難以獨吞侵華權益,加上各國有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利益考慮,於是同意美國的主張,中國也免於被瓜分,維持半殖民地狀況。

美國為何在列強圖謀瓜分中國之際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有謂此政策令中國免於瓜分,是否的論?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guafen06_map_v6-01
mainsite_psd_guafen06_map_v6-01

十九世紀末,中國處於瓜分邊緣。

mainsite_psd_guafen06_2
mainsite_psd_guafen06_2

美西戰爭圖。1898年4月至8月,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進而控制加勒比海,乃至進一步染指西太平洋,而與西班牙開戰。美國雖勝,但卻因而一時無力東顧,錯過了參與瓜分中國的機會。

mainsite_psd_guafen06_3
mainsite_psd_guafen06_3

左起:1898至1905年的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Milton Hay)、1897至1901年的美國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898至1905年的美國駐華公使康格(Edwin Hurd Conger)。為維護自身利益,美國在1899年9月由海約翰提出門戶開放政策,防止其他國家壟斷在中國的利益。

mainsite_psd_guafen06_4
mainsite_psd_guafen06_4

清末兩幅關於門戶開放政策的漫畫,左圖美國山姆大叔在中國大門貼上「門戶開放」的大字,右圖山姆大叔拿着鑰匙呼籲各國共同開放中國的大門。

ebook

門戶開放政策主要內容:

(1)對於在中國的利益範圍或租借地內的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2)中國現行條約稅則適用於所有勢力範圍內一切口岸(自由港除外)所裝卸的貨物,不論其屬何國籍。此種稅款由中國政府徵收。

(3)在各自勢力範圍內任何口岸,對他國入港船舶所徵收的入港費,不得高於對本國船舶所徵收的入港費;在各自勢力範圍內修築、管理或經營的鐵路,對他國臣民運輸的貨物,應與對本國臣民運輸同樣貨物、經過同等距離所徵收的鐵路運費相等。

mainsite_psd_guafen06_5
mainsite_psd_guafen06_5

清末一幅關於門戶開放政策令中國免遭瓜分的漫畫:代表美國的山姆大叔站在中國的地圖上,其他強國代表停止用手上的剪刀剪割中國地圖。當時列強接受美國的政策,除了無一能獨吞中國利益外,也因彼此矛盾重重,難以達成各方都接受的瓜分協議。

mainsite_psd_guafen06_6
mainsite_psd_guafen06_6

1870至1871年,普魯士為實現德國統一,和法國爆發戰爭。戰後德意志帝國誕生,法、德長期敵對。圖為普法戰爭中普軍圍攻法軍。

ebook

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法國大敗,被迫賠償五十億法郎,並割讓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法國一直視此敗為奇恥大辱,戰後一直尋求向德國復仇的機會。史家一般認為此戰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遠因之一。

mainsite_psd_guafen06_7
mainsite_psd_guafen06_7

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及1890年下水的德國「前無畏級」戰艦(pre-dreadnought battleship)「弗里德里‧威廉」(Friedrich Wilhelm)號。威廉二世的擴張政策,令其他強國憂懼。

ebook

威廉二世在1888年繼位後,積極爭逐殖民地,包括在中國爭奪港灣和勢力範圍,挑戰其他強國的利益。他又極力擴軍,尤重視加強海軍。1898年德國通過首項大造軍艦的法案,此後又通過另外四項擴充海軍的法案,震驚英國,終引發二十世紀初英、德海軍競賽,雙方爭建較「前無畏級」更先進的「無畏級」戰艦(dreadnought battleship)。威廉二世的政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關係密切。

mainsite_psd_guafen06_8
mainsite_psd_guafen06_8

俄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騎馬視察俄羅斯的哥薩克軍。尼古拉二世一如以往俄皇向外擴張,與英、德、日關係不佳。

ebook

尼古拉二世任內,實行「泛斯拉夫」政策,積極加強在巴爾幹半島斯拉夫國家尤其塞爾維亞的影響力,令英、德疑慮。在遠東,俄羅斯與日本爭奪在中國的利益,雙方關係急遽轉差。在當時的強國中,法國是俄羅斯最親密盟友,在俄羅斯有巨額投資,華俄道勝銀行即為法、俄合作的金融機構。

mainsite_psd_guafen06_9
mainsite_psd_guafen06_9

兩幅反映英國和日本合作的漫畫:左圖的英國和日本軍人互相握手,右圖的英國軍人鼓勵日本軍人與大熊模樣的俄羅斯軍人對抗。英、日視俄為共同敵人,遂於1902年結盟制俄。

mainsite_psd_guafen06_10
mainsite_psd_guafen06_10

一幅日俄戰爭爆發前的漫畫:矮小的日本武士冒險挑戰巨大的俄羅斯熊。隨着二十世紀初東亞和世界局勢轉變,一度獲列強認同的門戶開放政策逐漸失效。

ebook

法、英、德重視在華利益,但它們的關注核心始終在歐洲,故無論矛盾多大,都不致因爭奪中國利益而開戰。但俄、日為中國近鄰,在華衝突無法調和,最終演變成1904至1905年為爭奪中國利益而在中國領土上廝殺的日俄戰爭。

美國在1899年首倡門戶開放政策,獲列強認同,次年八國聯軍之役,美國又再重申此策。門戶開放政策提出後最初數年,由於列強不願或暫時不願為競逐在華利益而衝突,故表支持。但隨着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革命等事件,日本在中國逐漸取得壓倒性優勢,門戶開放政策雖沒有正式宣佈取消,但也日漸消亡。中國雖最終倖免瓜分,然而長期處於半殖民地境況,且面對越來越大的日本獨吞危機。

美國為何在列強圖謀瓜分中國之際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有謂此政策令中國 免於瓜分,是否的論?

美國亦有向中國圖謀利益,如利用兩次鴉片戰爭之機迫使清廷簽訂《望廈條約》、《天津條約》等。十九世紀末,當列強企圖瓜分中國時,美國因美西戰爭而無暇參與瓜分,乃於戰後提出開放中國門戶,以求利益均霑。除此之外,美國自南北內戰後經濟飛速發展,十九世紀末其工業產值已躍居世界首位,有充分優越的經濟實力與各國競爭,門戶開放及機會均等的貿易政策,最符合其當時在中國的利益。

至於門戶開放政策是否令中國免於瓜分,當從不同層面評論。在國際層面上,當時沒有一個強國能獨吞中國的利益,加上各國有相互的矛盾和各自的利益盤算,既無法為瓜分中國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協議,又不願或暫時不願為爭逐中國的利益而戰。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列強表面上維持中國的統一和獨立,實則保持中國的半殖民狀況,均分在中國的利益,對各國都有好處,故一時間認同美國的主張。從這一點看,門戶開放政策確有助中國避過瓜分。

然而,從中國的層面上看,中國得免瓜分,不能全歸因於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部分史家認為中國有以夷制夷的傳統,清廷明知無力抗拒侵略,就索性將利益均分予列強,既令沒有任何一國能獨佔中國,又讓它們在中國利益上互相牽制而無法達成瓜分協議。最終各國不得不接受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至少在表面上維持中國的獨立和統一。另外,中國民眾的反抗,也是列強難以滅亡中國的重要因素。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2、7、10)、FOTOE(圖6)、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