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五)中英及中法《北京條約》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3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3_dec12

北京陷落後,中國被迫與英、法簽訂城下之盟。1860年10月24日、25日,清恭親王奕訢與英、法兩國分別交換了《天津條約》的文本,並訂立中英、中法「續增條約」,亦即《北京條約》。隨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是役遂告終結。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之內容大致如下:

(1)前約有效:除本約有所更改外,原《天津條約》所訂各款均有效;

(2)增加賠款:原賠償英、法之款各增至八百萬兩;

(3)增開天津:增設天津為通商之埠;

(4)華工出國:准許華人與外國人立約為憑而至外洋做工;

(5)教士置業:任法國等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

(6)割讓九龍:將九龍半島南部割予英國。

在英法聯軍之役開始後不久,英國已將其勢力由港島伸張到九龍。1860年 3月21日,英迫清之兩廣總督勞崇光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區」即九龍半島南部(今界限街以南)交英「立批永租在案」。《北京條約》規定:「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歷後嗣,並歸英屬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清於1861年1月19日將南九龍正式交割給英。

中英《北京條約》對香港有何影響?

答案見下。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1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1_dec12

軍事上大獲全勝後,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於1860年10月24日,以勝利者的排場和姿態,乘坐由中國轎夫抬着的華轎,前往簽署條約。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2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2_dec12

                                     法國畫報刊登清朝全權代表恭親王奕訢在禮部會見英法代表,議定簽署《北京條約》的情形。當時清朝沒

                                     有處理外交的專責部門,外事主要由禮部負責,後來才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涉外事務。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3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3_dec12

1860年10月24、25日,清朝代表恭親王奕訢分別與英國和法國代表簽訂《北京條約》。圖為當時的情景之一。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4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4_dec12

1861年,在英法人員監察下,中國戰爭賠償銀兩在過秤。《北京條約》對原賠償英、法之款各增至八百萬兩。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5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5_dec12

《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往後到天津的外國商人、使節漸多。圖為1873年天津白河上的碼頭,岸上建築是英國駐天津領事館。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6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6_dec12

1860年3月的九龍對開海面有英艦集結。自鴉片戰爭取得香港島後,英國就覬覦九龍半島。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7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7_dec12

早在簽訂《北京條約》前,英國已於1860年 3月21日迫當時的兩廣總督勞崇光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區」,即九龍半島南部,交英「立批永租在案」。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8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8_dec12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附圖所標示的「建議界線(Proposed Boundary)」,為後來界限街(Boundary Street)命名之始。根據中英《北京條約》第六款,清廷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和昂船洲,割讓給英國。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9_dec12
mainsite_tushuojindai_yingfalianjun5.9_dec12

額爾金(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一譯伊利近)在英法聯軍之役及相關條約中,為英國贏得戰爭並取得龐大利益,香港中環有以其命名的伊利近街(Elgin Street)。

mainsite_psd_yingfa05_dec18-10
mainsite_psd_yingfa05_dec18-10

                                                  英法聯軍之役形勢圖

中英《北京條約》對香港有何影響?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後,英國只佔領了香港島。港英當局認為局限一島令發展受阻,故急謀向北擴地。據1860年的中英《北京條約》,英國又繼續佔領了南九龍,包括後來界限街以南至尖沙咀地區及昂船洲,進一步擴展了在香港地區的殖民範圍。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