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明君暴君—霸道王道取捨之道

202121phn008_01
明代《聖跡之圖》之《夾谷會齊》:孔子在五十二歲時由中都宰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齊與魯媾和,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今山東萊蕪城南)。孔子認為:「雖有文事,必有武備」,使魯國最終取得外交上的勝利。(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1phn008_01

道德與強權是政治上的兩種取向。道德主要是指儒家的德、禮、仁、愛等治國理念;強權則指戰爭、刑法等強制手段。在古代,這組概念有時是以「德」與「力」、「王道」與「霸道」等概念來表示的。自先秦至清末,有關道德與強權的討論不斷,而開端則源於先秦的儒家和法家。

 

儒家「為政以德」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認為君主應尊重臣子,愛護人民,遇上懷有敵意的外族,就更應該完善自己的道德,以期望對方因嚮慕自己的德行而歸附。孔子被問及當擁有食、兵、信三個治國條件,要從中限選其二時,孔子表示可以排除「兵」,而絕對不可以摒棄「信」,可見孔子認為「信」是何等重要。此外,孟子也認為,治國要「行仁政」,講求「孝悌忠信」,做到「以德服人」。同時,他認為戰爭會造成人命損失,不合天道,所以極力反對戰爭。從中可證孔、孟是重道德而輕強權。

 

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人的道德自覺,相信人性本善,認為只要啟發、培養、堅守君子的人格,就能實施賢人政治。事實上,這種理念寄託了對上古社會的主觀認識,以及對先王政治的堅執信念,具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

202121phn009_01
四川崇州文廟,歌頌孔門風範,描述儒學發展的大型系列塑像之「恭行孝悌」。(圖片提供:劉筱林/FOTOE)
202121phn009_01

法家「強權為本」

法家思想盛行於戰國時代。當時,諸侯混戰,互相兼併。戰爭實力和政治謀略成為重要的治國條件。當時的法家,以韓非為例,就從現實的政治環境出發,洞悉人性,認為人性是「好利惡害」。韓非強調,只有以刑法、戰爭等手段強制人的行為,人們才會順從,而政策才會產生預期的效益。他指出:「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認為儒家的道德理想已經過時,當世的政治應該以強權為根本。因此,韓非提倡發展農業和軍事,以增強國力,又主張實施嚴刑峻法,以操控臣民。

 

儒家的道德政治有助於籠絡人心,營造和諧的社會氣氛;法家的強權政治則有利於提升國力,達到顯著的管治效果。以道德的形式去製造輿論,再以強權的手段去推行政策,十分切合君主專制政治的實際運作。例如西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大有為之治,把國力推向巔峰。史家認為漢武帝實際上所採取的乃是「儒其外而法其內」的治術。這種「儒法並用」、「儒表法裏」的政治模式,一直是古代政治的主流。

202121phn010_01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韓非子》(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21phn010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4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