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明君暴君—霸道王道取舍之道

202121phn008_01
明代《圣迹之图》之《夹谷会齐》:孔子在五十二岁时由中都宰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齐与鲁媾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莱芜城南)。孔子认为:“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使鲁国最终取得外交上的胜利。(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21phn008_01

道德与强权是政治上的两种取向。道德主要是指儒家的德、礼、仁、爱等治国理念;强权则指战争、刑法等强制手段。在古代,这组概念有时是以“德”与“力”、“王道”与“霸道”等概念来表示的。自先秦至清末,有关道德与强权的讨论不断,而开端则源于先秦的儒家和法家。

 

儒家“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君主应尊重臣子,爱护人民,遇上怀有敌意的外族,就更应该完善自己的道德,以期望对方因向慕自己的德行而归附。孔子被问及当拥有食、兵、信三个治国条件,要从中限选其二时,孔子表示可以排除“兵”,而绝对不可以摒弃“信”,可见孔子认为“信”是何等重要。此外,孟子也认为,治国要“行仁政”,讲求“孝悌忠信”,做到“以德服人”。同时,他认为战争会造成人命损失,不合天道,所以极力反对战争。从中可证孔、孟是重道德而轻强权。

 

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人的道德自觉,相信人性本善,认为只要启发、培养、坚守君子的人格,就能实施贤人政治。事实上,这种理念寄托了对上古社会的主观认识,以及对先王政治的坚执信念,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202121phn009_01
四川崇州文庙,歌颂孔门风范,描述儒学发展的大型系列塑像之“恭行孝悌”。(图片提供:刘筱林/FOTOE)
202121phn009_01

法家“强权为本”

法家思想盛行于战国时代。当时,诸侯混战,互相兼并。战争实力和政治谋略成为重要的治国条件。当时的法家,以韩非为例,就从现实的政治环境出发,洞悉人性,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韩非强调,只有以刑法、战争等手段强制人的行为,人们才会顺从,而政策才会产生预期的效益。他指出:“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认为儒家的道德理想已经过时,当世的政治应该以强权为根本。因此,韩非提倡发展农业和军事,以增强国力,又主张实施严刑峻法,以操控臣民。

 

儒家的道德政治有助于笼络人心,营造和谐的社会气氛;法家的强权政治则有利于提升国力,达到显著的管治效果。以道德的形式去制造舆论,再以强权的手段去推行政策,十分切合君主专制政治的实际运作。例如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有为之治,把国力推向巅峰。史家认为汉武帝实际上所采取的乃是“儒其外而法其内”的治术。这种“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政治模式,一直是古代政治的主流。

202121phn010_0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韩非子》(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1phn010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4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