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20phn025_01
北宋皇帝宋徵宗趙佶手書楷書千字文卷,上海博物館藏品。(圖片提供:安哥/FOTOE)
202120phn025_01

古人學習倫理道德教育知識,離不開父母的身教及書本知識傳授。當時對兒童所作的啟蒙教育,稱為「蒙學」。啟蒙教育的目的,除了教兒童認字外,還讓他們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識,並教導傳統倫理道德的意識。蒙學的教材,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周宣王時的太史籀以大篆編成《史籀篇》,也稱為「史篇」、「史籀」,是周代教學童識字的課本,這書已佚。不過,古代最有名、流傳最廣泛的三本蒙學教材,卻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合稱為「三百千」。

 

《三字經》傳為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著,但經近代學者考證認為,這書的真正作者是宋末元初廣東順德人區適子。這書在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可證其內容古今皆宜。書中提到的「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強調了「三綱五常」的倫理規範。

 

《百家姓》成書早於《三字經》,是北宋初年錢塘(現今杭州)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最初書中收集411個姓,後來增補至504個姓。書中首句為「趙錢孫李」,把當時宋朝的國姓「趙」奉為第一,突顯了社會的尊卑觀念。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南朝梁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寫的一千個字體書寫而成。這書以儒家思想為主體,並兼歷史、自然、社會常識。《千字文》指出的「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也是傳統倫理觀念的典型表述。

 

蒙學讀本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因應兒童的學習需求,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在教育方法上,則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傳統蒙學的道德教育雖然強調倫理綱常,但不究其義理,只是從淺近處着手,主張從生活細微處培養兒童的道德習慣。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童蒙須知》開篇就提到:「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當所知。」認為只有在小學階段對生活細節操守堅定,涵養純熟,長大以後才能窮究事理,通達世情。

202120phn026_01
南京夫子廟內朱熹題字(圖片提供:俄國慶/FOTOE)
202120phn026_01

蒙學教材要讓兒童較易接受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必須把儒學經典中的精義微言,化作具體的行為指引,使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如《童子禮》列舉了盥櫛、着衣、言語、飲食、跪、立、坐、行等二十多項規範,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以「言語」為例,主張「所言之事,須真實有據,不得虛誑,亦不得亢傲訾人,及輕議人物長短」等,到今天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除了正規的童蒙讀本之外,平民百姓或目不識丁的人,就要通過通俗文學、說唱和戲曲等來學習倫理道德。唐、宋開始,民間說唱和戲曲表演有很大發展。明代大學士丘浚曾指出,當時「雖是街市子弟、田里農夫,人人都曉得唱念(戲文)。」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指「小說演義之書,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可見小說戲曲流播廣泛。當時的通俗文學家都着意闡釋和宣揚傳統的倫理道德。元末劇作家高明在其《琵琶記》第一齣提到,戲曲要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枉然」;而明代修髯子在《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引言中也指出,作者有意讓讀者學習「忠孝節義」,摒除「奸貪諛佞」,以達到「裨益風教」的目的。

 

說唱、戲曲等表演藝術,以及通俗文學的出現,令商品市場形成一種平等互利的交際共識。而這種平等互利、追求物欲的生活態度,就是不少學者所說的「市民意識」。明代思想家李贄曾在《焚書》中指出,「好貨」、「好色」才是真實的人情世態。他強調「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理矣。」然而,通俗文學所反映的「市民意識」,正好與壓抑個人欲望的傳統道德觀念相抵觸,因而招致不少傳統文人抨擊,同時,官府也對通俗文學實行管制措施,把雜劇戲文的題材局限在「神仙佛道」、「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之類 ,並以「小說淫詞」為名目,禁毀妨礙社會管治的通俗文學。

202120phn027_01
李贄像(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0phn027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2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