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見面禮中的倫理學問

202120phn021_01
西安華清宮舉行仿唐婚禮,新人們行拜禮。(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20phn021_01

在華人社會,遇上朋友或長輩時,總會以握手、點頭來表示問候及友好。有些人更會向對方鞠躬以示尊敬。在古代,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人時,古人講究施以不同的禮節,要恰如其分地表達互相的身份和情誼。通常會以「拜禮」、「揖禮」、「拱手」來分尊卑。

 

「拜禮」是高級別對待

兩手在胸前拱合,頭向前俯,額觸雙手再彎腰的動作,稱為「拜禮」,後來亦指屈膝叩頭,是表示特別崇敬和莊重的禮節。跪拜在不同場所和不同對象的面前,要求姿態也有所區別,如臣子在朝堂上跪拜君主,子女在家中跪拜父母,拜禮是有所不同的。

 

「揖禮」為中等禮節

揖禮的基本姿勢是: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尾指四指併攏,左掌平疊右掌背,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左右手切莫弄錯次序,若調轉了右手在上,是用於凶禮。女子則吉事尚右,凶事尚左,這是源於《黃帝內經》「左陽右陰」之說。據考證「揖」字在周代以前已出現。揖禮就是相見禮,是賓主相見的禮節。揖的禮儀種類很多,例如用於對地位尊貴的人,叫「長揖」,即先拱手高舉,然後由上而下,上身隨之向前傾斜彎下。

 

「拱手」是最輕禮儀

拱手禮是男子雙手抱拳,左手包右手舉到胸前,身體直立而不前俯,拱手禮是表達禮儀最輕的一種方式,遇見陌生人需要打招呼,都用此禮,尊者向卑者還禮,一般也拱手而已。從西周開始,拱手禮就在同輩之間見面時採用,在春秋時代已甚普遍,《論語‧微子》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記載,是古代相見或感謝時常用的一種禮節。

202120phn022_01
洛陽八里台西漢墓內出土的迎賓拜謁圖。圖中平列五位冠巾束髮、身着長袍、腰間束帶的男士。左側向右而立的迎賓者,作拱手狀,似在迎候賓客。(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0phn022_01

劉邦傲慢無禮

據說在秦漢之際,劉邦有次路過陳留縣,在當地招賢納士。當地名士酈生到達劉邦居住的館舍時,卻看見他坐在床上讓兩位女子為他洗腳。按禮儀,酈生見劉邦當行跪拜禮,但由於他在洗腳時見客,所以酈生便只行長揖禮,並且生氣地對劉邦說︰「你想招攬賢能之士,討伐秦國,就不應該如此倨傲無禮!」劉邦聽說後,深感後悔,立刻停止洗腳,並穿着整齊的衣服,向酈生道歉。

202120phn023_01
劉邦雖是一代君王,但也曾因無禮而向酈生道歉。(圖片提供:俄國慶/FOTOE)
202120phn023_01

三跪九叩的轉變

古代三跪九叩的繁文縟節,現今已不合時宜,而從古代演化而來的鞠躬、點頭、拱手之禮,成為了今天許多公共場合的禮節。如向長者、尊者行鞠躬禮儀,對人行欠身或彎腰禮儀,向親朋好友打招呼的點頭或拱手禮儀等,都屬於禮貌行為。握手成為現今世界最常用的見面禮。其實握手也有學問,正確的握手方法是︰女士要主動向男士先伸出手,晚輩要主動向長者先伸出手;對陌生的客人,握手的力度要適中,過重、過輕都不合禮儀。伸出手掌握住對方時,眼睛看着對方,臉上要有誠懇、親切的表情,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

202120phn024_01
1889年,《光緒大婚圖》之婚前禮:《納采禮筵宴圖之十》,納采後,行三跪九叩禮。(圖片提供:寶蓋頭/FOTOE)
202120phn024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2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