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為甚麼孝道這樣重要?

202120phn010_01
唐代《孝經‧三才章》殘片,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0phn010_01

從少到大,父母及師長都教導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孝道在儒家倫理中最為重要。《說文解字》指出:「孝,善事父母者。」說明子女善待父母是為孝。先秦時期的親子關係不但主張子女行孝,還強調家長要對子女表現慈愛,所指的就是「父慈子孝」。《孝經‧三才章》中記述孔子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早在先秦時代的文獻《尚書‧康誥》中,已提出為人父者應愛護子女,為人子者要體察父心,雙方都要承擔各自的倫理責任。

 

以孝治天下

春秋時代,宗法制度漸漸崩潰,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十分普遍。如《左傳‧文公元年》所載,楚國太子商臣逼迫其父楚成王自縊,這無論對君主或家長的權威都造成很大衝擊。及至戰國末期,社會經歷長期戰亂,逐漸出現統一的趨勢,而這種趨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君主權力集中。當時的法家認為,「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可以治國」,主張透過刑法的強制手段去駕馭臣民,以確保君權穩固。自此,君權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同時,倫理政治化的思維傳統,也促使父權得以隨着君權的提升而逐步膨脹起來。

 

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取得政治優勢,着意推動經濟變革,如秦國為了增加社會上家庭的經濟單位,規定男子成年必須與父母分開居住,另立門戶。這就是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中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這些措施雖然可以令國庫增加收入,但亦增加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經濟各自獨立,利欲熏心,互相計較,關係容易變得惡劣。如《漢書‧賈誼傳》記載:父親借用農具,子女就自矜為施恩;母親自取箕帚,子女隨即責罵。當權者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便強調孝道。及至漢儒正式提出「三綱」 的理論,確立了君臣、父子之間的主從關係,便開啟了後世封建王朝接近二千年「以孝治天下」的主流政策。

 

孝道在古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審核能否做官的條件之一。自漢武帝在元光元年下令郡國舉薦孝子,往後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沿用這種選官標準,以及罷黜官員的準則之一,「不忠不孝,宜除名削爵」。為了宣揚孝道,朝廷亦規定《孝經》為必讀之書,多位君王如晉元帝、梁武帝、唐玄宗、清世祖等也曾親自注釋《孝經》。

202120phn011_01
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內的唐代石台孝經(圖片提供:古橙文化/FOTOE)
202120phn011_01

不孝的古時定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說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古代哪三事件被視為不孝?東漢,趙岐在《十三經注》中闡述了他個人對於孟子這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意思是指父母有錯而不勸說,只懂盲目順從父母,陷父母於不義之中,是為第一種不孝;第二不孝是家境貧困,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入仕途以俸祿來供養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兒育女,斷絕後代。當中以第三種不孝最為嚴重。《隋書‧刑法志》把「不孝」之罪列於「十惡」之中,以刑法彰顯孝道,並為後世歷朝所沿襲。家長可以藉着「不孝」的罪名,要求官府懲治或處死子女。

bulb

十惡

古代最嚴重的十大罪行《隋書‧卷二十五‧刑法志》記載:「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不孝與愚孝

正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所指,只懂盲從父母,也是不孝的表現,我們可以理解這種行為是愚孝。例如在《說苑‧建本》中曾參(即曾子)的故事,就被孔子評為「愚孝」。當曾子正在鋤地種瓜時,不小心把瓜秧的根鋤斷,父親曾晢看見大怒,拿起木棍把曾子打得半死。被打的曾子並無逃跑,事後更向父親問安,說因自己的失誤,冒犯了父親,生怕父親因此氣壞。孔子聽聞曾子這事,便對弟子說,若曾參前來求見,不要讓他進來!因為孔子認為曾子讓大怒的父親任意毆打,行為不但愚笨,更陷父親於不義,使父親的德行受損。孔子以一位盲眼老人的故事作解釋。他說這位老人有一個兒子名舜,舜經常事奉父親在側,但若父親要殺他,卻總找不到他;父親用小鞭打他,他就忍耐捱打,若父親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以避開發怒的父親,這樣才算有孝。若只是盲從、忍受,不分是非,結果陷父親於不義,這是極大的不孝。

202120phn012_01
曾參像(圖片提供:張慶民/FOTOE)
202120phn012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2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