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什么孝道这样重要?

202120phn010_01
唐代《孝经‧三才章》残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0phn010_01

从少到大,父母及师长都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孝道在儒家伦理中最为重要。《说文解字》指出:“孝,善事父母者。”说明子女善待父母是为孝。先秦时期的亲子关系不但主张子女行孝,还强调家长要对子女表现慈爱,所指的就是“父慈子孝”。《孝经‧三才章》中记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早在先秦时代的文献《尚书‧康诰》中,已提出为人父者应爱护子女,为人子者要体察父心,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伦理责任。

 

以孝治天下

春秋时代,宗法制度渐渐崩溃,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左传‧文公元年》所载,楚国太子商臣逼迫其父楚成王自缢,这无论对君主或家长的权威都造成很大冲击。及至战国末期,社会经历长期战乱,逐渐出现统一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君主权力集中。当时的法家认为,“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主张透过刑法的强制手段去驾驭臣民,以确保君权稳固。自此,君权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同时,伦理政治化的思维传统,也促使父权得以随着君权的提升而逐步膨胀起来。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取得政治优势,着意推动经济变革,如秦国为了增加社会上家庭的经济单位,规定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开居住,另立门户。这就是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中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些措施虽然可以令国库增加收入,但亦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经济各自独立,利欲熏心,互相计较,关系容易变得恶劣。如《汉书‧贾谊传》记载:父亲借用农具,子女就自矜为施恩;母亲自取箕帚,子女随即责骂。当权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便强调孝道。及至汉儒正式提出“三纲” 的理论,确立了君臣、父子之间的主从关系,便开启了后世封建王朝接近二千年“以孝治天下”的主流政策。

 

孝道在古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审核能否做官的条件之一。自汉武帝在元光元年下令郡国举荐孝子,往后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沿用这种选官标准,以及罢黜官员的准则之一,“不忠不孝,宜除名削爵”。为了宣扬孝道,朝廷亦规定《孝经》为必读之书,多位君王如晋元帝、梁武帝、唐玄宗、清世祖等也曾亲自注释《孝经》。

202120phn011_01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唐代石台孝经(图片提供:古橙文化/FOTOE)
202120phn011_01

不孝的古时定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说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古代哪三事件被视为不孝?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意思是指父母有错而不劝说,只懂盲目顺从父母,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是为第一种不孝;第二不孝是家境贫困,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入仕途以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儿育女,断绝后代。当中以第三种不孝最为严重。《隋书‧刑法志》把“不孝”之罪列于“十恶”之中,以刑法彰显孝道,并为后世历朝所沿袭。家长可以借着“不孝”的罪名,要求官府惩治或处死子女。

bulb

十恶

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记载:“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不孝与愚孝

正如“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所指,只懂盲从父母,也是不孝的表现,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行为是愚孝。例如在《说苑‧建本》中曾参(即曾子)的故事,就被孔子评为“愚孝”。当曾子正在锄地种瓜时,不小心把瓜秧的根锄断,父亲曾晢看见大怒,拿起木棍把曾子打得半死。被打的曾子并无逃跑,事后更向父亲问安,说因自己的失误,冒犯了父亲,生怕父亲因此气坏。孔子听闻曾子这事,便对弟子说,若曾参前来求见,不要让他进来!因为孔子认为曾子让大怒的父亲任意殴打,行为不但愚笨,更陷父亲于不义,使父亲的德行受损。孔子以一位盲眼老人的故事作解释。他说这位老人有一个儿子名舜,舜经常事奉父亲在侧,但若父亲要杀他,却总找不到他;父亲用小鞭打他,他就忍耐挨打,若父亲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以避开发怒的父亲,这样才算有孝。若只是盲从、忍受,不分是非,结果陷父亲于不义,这是极大的不孝。

202120phn012_01
曾参像(图片提供:张庆民/FOTOE)
202120phn012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2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