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蔡元培幼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202117phn002_01
蔡元培像,浙江绍兴蔡元培故居。(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17phn002_01

蔡元培在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时值晚清同治年间。蔡家数代从商,他父亲是钱庄经理。蔡元培在城里长大,十八岁前没有离开过家乡,经常接触的人,除双亲外就是兄弟姊妹。他在七人之中排行第四,但有的年少早殇或病故,这在当时医疗落后的情况下是寻常现象,实则只余下兄弟三人。

 

蔡元培成长的年代,正值洋务运动时期,当时西方列强加紧向中国渗透,不过除了沿海通商口岸,其他地区大抵仍能维持平静、俭朴的生活方式,新式教育尚未普遍开展。因此,他接受的仍是传统教育,六岁开始入家塾读书,即延聘教师在家教读,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学童启蒙课本,跟着就是四书五经,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至《诗经》、《书经》、《周易》、《小戴礼记》和《春秋左氏传》等,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起初纯粹是背诵,老师并不讲解,等到读五经时,才讲解一点。无论明白与否,读的次数多了,自然背得出来。

 

读书以外,还有识字、习字和对句,这使蔡元培开始对文义有所了解,随后老师就教“八股文”。这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又称“制艺”或“时文”,本是散文的体裁,后来渐渐参用排律诗与律赋的格式,演变成分股的文体。通常虽称八股,到蔡元培的时候,已经以六股为最普通了。作为应付科举考试必须具备的能力,年轻学子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反复学习写作。

 

由于蔡元培性好读书,塾师认为他是可造之材,督促甚严,所授功课往往要学习至深夜始能完毕。他母亲周氏亦不辞劳苦,时常陪坐案侧,勉励儿子用功。

202117phn003_01
浙江绍兴蔡元培故居中的家塾(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17phn003_01

1877年,蔡元培十一岁时,父亲逝世,家中无甚积蓄,蔡元培的母亲克勤克俭,抚育诸儿,每以“自立”、“不倚赖”作为勉励。蔡元培自承性情宽厚,是父亲的遗传,而不苟取、不妄言,则得诸母教。他一生做事的作风,受母亲影响很大。其后蔡元培寄居姨母家中,附读一年,十二三岁时,则于李申甫所设私塾读书。同时,蔡元培又在叔父蔡铭恩的指导下,读《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等。蔡铭恩任田氏塾师,门下颇盛,亦治诗古文辞,家中藏书甚多。蔡元培自幼奠定读书基础,实与此关系甚大。叔父还替他起了个字,叫做鹤卿。

 

十四岁至十七岁,蔡元培有三四年间随同县一位老秀才王懋修读《礼记》和《左传》。王懋修是当时的八股文名家,好谈明季掌故,尤服膺明儒刘宗周(字蕺山),自号其斋曰“仰蕺山房”。他自己是随便看书的,但对未成秀才的学生却有禁令,规定除经书外,不许胡乱看书,认为学生作文时,用字都要出于经书,若把其他书中词句用上,一定不为考官所取。当时读书是为了考试,老师的用意是有苦心的。在王懋修的熏陶下,蔡元培二十岁前最崇拜宋儒。

 

蔡元培幼时侍奉叔父极尽敬爱,母亲病时更躬侍汤药。1886年,蔡元培二十岁时,其母病逝,他坚持要行古人“寝苫枕块”之制,即睡草荐和寝土块,但为家人所阻。他就在夜深人静之后,挟枕席赴棺侧,大家知道无法阻止,遂于灵堂内设床,兄弟共宿。他二十二岁时,母丧既除而未葬,得悉兄长替他订婚,他认为这是大不孝的事,痛哭要求取消。类似这样的举动甚多,现代人看来,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青年,竟有礼教家一般的举止,未免有点过迂,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蔡元培所接受的既是儒家思想和传统礼教,笃守不渝,以期所行与所学一致,是很合乎情理的。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5月0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