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士

0421ph014
《儒林外史》中的王冕頭戴高冠,與母親乘牛車出遊
0421ph014

《儒林外史》的後半部,出現了一批「真儒」,他們是莊紹光、遲衡山、杜少卿、虞博士等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通曉經史,關心實學,鄙視功名富貴,君臣有道便出仕,朝綱敗壞便歸隱,努力保持獨立人格。

 

《儒林外史》的第一回,並沒有立刻敍述小說中各位主角的故事,而是以一位元末的歷史人物王冕作引子。作者的用意是開宗明義地將蔑視功名富貴的王冕作為儒林的榜樣。作者不管史書上王冕曾經考過科舉的說法,把王冕寫成一個絕意仕進,視功名富貴如瘟疫,避之惟恐不及的人。在知縣的威逼利誘下,王冕仍然無動於衷,不卑不亢,決不與權貴打交道,保持了自己獨立人格。作者把王冕對功名富貴的態度推到極端,把他寫得那樣純潔無瑕,一塵不染,無非是為讀書人樹立一個做人標準。

 

莊紹光滿腹才學,為人正直,清高矜持,「不肯妄交一人」。開始的時候,未嘗沒有「出則為王佐」的幻想,可是,當他進京面見皇上,但被太保排擠後,他的幻想破滅了。從此,他決心歸隱,以著述自娛。太保曾經託人給他傳言,希望將他收歸門下,但被他堅決而又委婉地拒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夠像莊紹光這樣拒絕權貴拉攏的知識分子已經很少了。

bulb

「出則為王佐」

王佐是指能夠輔佐君王,具備非凡治國能力的人。「出則為王佐」意思是若出仕便是能夠輔佐君王治國的人。

bulb

太保

太保是職官名,與太師、太傅合稱三公,是一種聲望很高的官銜,但並無實權。

另一位被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寫成真儒的人是虞博士,吳敬梓強調他的真誠。虞博士為人淳樸,不事標榜,一切淡然處之,隨遇而安。面對逆境,他無動於衷;面對富貴,他不事張揚。在作者心中,虞博士具備了儒家的理想人格。

0421ph015
《儒林外史》中的蓋寬與友人眼見泰伯祠不受重視,日漸殘破,萬分感嘆
0421ph015

吳敬梓寫完「真儒」後,卻又在小說的結尾,鋪排出市井的四大奇人:一位是會寫字的季遐年,一位是賣火紙筒子的王太,一位是開茶館的蓋寬,最後一位是做裁縫的荊元。吳敬梓顯然在他們身上寄託着自己的人格理想和社會理想。他藉此說明,地位和財富絕不是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盡得功名富貴的儒林中人,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儒家君子;相反,即使是市井平民,也有崇高的儒家品格,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他顯然意識到,人必須在經濟上獨立,才有可能做到精神上的獨立,所以,市井四大奇人雖然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卻是個個有一技之長,能夠自食其力。他們不自卑於沒有功名,並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bulb

火紙筒子

「火紙」是一種塗了硝,易於燃燒的紙,可製成點火用的火媒子或祭拜用的紙錢等。而「火紙筒子」就是盛放火紙的竹筒。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