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的人生地圖
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在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家中有四五十畝水田,生計無憂。十三歲那年,祖父周福清因科場作弊案下獄,父親周鳳儀被取消鄉試資格,從此病倒,周家迅速由小康變為困頓。

魯迅思想是對中國社會的棒喝?
魯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散見於他的九百多篇雜文當中,其中既包括社會思想,也包括文藝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等等,其觸角幾乎遍及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魯迅的古代文學研究有哪些成果?
魯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批判者,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卓越繼承者。他一方面執着於對封建文化痼疾的抨擊和解剖,另一方面又以頑強的毅力、謹嚴的態度、持久的熱情,從事國學研究。

魯迅的雜文到底有多尖刻?
魯迅在從事小說創作的同時,又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文學形式──雜文。這一文學形式萌芽於「五四」文學革命與思想革命,它一方面吸收了外來的隨筆(essay)和小品(feuilleton)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和中國古代散文(如魏晉文章)的深厚基礎相關聯。

魯迅哪些作品充滿了他的人生回憶?
魯迅生前編定的,有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廣義的散文(Prose)是一種相對於韻文(Verse)的最不拘於形式的文體。狹義的散文應該是美文,它是現代散文的正宗。

魯迅如何以小說揭露病態社會?
在《三閒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中,魯迅曾經談到:「一時代的紀念碑底的文章,文壇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的小說而成為時代精神所居的大宮闕者,是極其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