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魯迅如何以小說揭露病態社會?

0424phn006_01
魯迅狂人日記(視覺中國)
0424phn006_01

在《三閒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中,魯迅曾經談到:「一時代的紀念碑底的文章,文壇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的小說而成為時代精神所居的大宮闕者,是極其少見的。」由於複雜的社會原因和環境對作家的種種限制,魯迅曾經醞釀過的一些長篇巨作未能完成,但他卻以《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這三部短篇小說集,在全世界贏得了讚譽。魯迅的小說不僅在思想深度上超越了前人,而且注重性格創造,刻畫了一系列富有時代典型意義的農民、婦女和知識分子形象,以服務於「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的宗旨。

 

《吶喊》由北京新潮社於1923年8月初版,原收魯迅1918年至1922年的小說十五篇。1926年10月第三次印刷時改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這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也是最為重要、影響最廣的一部小說集。以《吶喊》為書名,意為要用震聾發聵的喊聲衝破舊中國萬難破毀的鐵屋子,同時聊以慰藉寂寞的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者。其中《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魯迅投身於「五四」時期思想革命的重要開端。魯迅借狂人之口宣佈,中國封建社會全部歷史的秘密是「吃人」,喊出了「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個真理。《阿Q正傳》是魯迅改造國民靈魂理想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在這篇小說中,魯迅把幾乎整個民族的精神弱點,特別是「精神勝利法」融進了阿Q這個不覺悟的落後農民形象中。

0424ph017
《吶喊》初版本
0424ph017

《彷徨》由北京北新書局於1926年8月初版,收有魯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十一篇。當時,新文化陣營分化,魯迅產生了「荷戟獨彷徨」(《集外集‧題〈彷徨〉》)之感。他自認為,跟《吶喊》比較起來,《彷徨》中的作品技巧更為圓熟,但戰鬥的意氣卻有些減少。不過,魯迅摘引《離騷》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本書的題辭,以表達他堅持探索、堅持前進的決心。其中小說《祝福》描寫主人公祥林嫂悲慘的一生。祥林嫂是個深受夫權、父權、族權、神權壓迫的勞動婦女典型。

0424ph018
《彷徨》初版本
0424ph018

《故事新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於1936年1月初版,收有魯迅1922年至1935年所作小說八篇,都是「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作者突破了傳統歷史小說的寫法,雖然取材於古代,但並不拘泥於歷史細節的真實,而是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予以靈活加工,極力在人物身上體現歷史與現實的有機聯繫,並在藝術描寫中形象地表達自己的理想。這些作品更能揭示歷史的精神和本質,也更能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迫切需要。

0424ph019
《故事新編》初版本
0424ph01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