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文學中的包公

0110phn006_01
包公墓銘(視覺中國)
0110phn006_01

早在北宋時期,包拯就已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臣,包公的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包公為官清廉、言行一致、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他嫉惡如仇、執法無私、為民請命的精神,千百年來更獲得無數民眾的好感和欽佩,成為專制社會 受到老百姓敬仰、崇拜的少數幾個大清官之一。

 

包公的故事,通過各種文學形式,如話本、小說、戲曲等,加進了各種神怪和奇案的元素,在民間流傳愈來愈廣,歷上千年而不衰,包公也因此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神奇人物,直到今天仍然深受人民喜愛。包公,永遠活在老百姓的心上。

 

民間傳說中的包公,經說書人較為系統地講述、說唱,逐漸形成許多有頭有尾的故事,這些故事再經民間藝人的整理加工,形成文字,就成為後來傳之久遠的話本了。現存的《合同文字記》和《三現身包龍圖斷案》兩種宋人話本,人物塑造比較粗糙,藝術感染力也略嫌不足。後來,由這些話本發展出來的小說,在情節上有更曲折的鋪陳,人物也更加豐滿,如《七俠五義》等俠義小說裡的包公故事,離奇神秘,富可讀性,包公的形象也顯得豐滿可信,是中國古典文學中塑造得較為成功的清官形象之一。

0110ph006
包公戲塑像
0110ph006

《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原名《俠義忠烈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著名的、以包公為主角的長篇公案和俠義小說,作者是清代說書藝人石玉琨。內容敍述包公和另一名清官顏查散在巡查辦案時,得到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等七名俠客,和錦毛鼠白玉堂等五位義士的輔助,破解奇情冤案,剷除貪官惡霸。這部小說着力刻畫俠客和清官相輔相成的關係,將過往反抗法律的原始俠客改變為維護法律的衞士,塑造了俠客正面而崇高的形象,在武俠小說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關鍵地位。

 

《合同文字記》

這是現存宋人創作的兩種包公斷案話本之一,收錄在《清平山堂平話》裡。話本講述的是宋朝慶歷年間的事:汴梁(即今之開封)農民劉添祥的妻子王氏,為了謀佔家產,編造許多荒唐故事,千方百計阻撓侄兒劉世安認祖歸宗。包拯在審案時,破除種種虛假證詞,查明此案真相,終於使劉添祥的妻子王氏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理屈詞窮,最終,劉世安不僅得以和家人團聚,而且分得了屬於他的家產。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這也是現存的宋人包公案話本之一。奉符縣押司孫文某日半夜突然狂奔入河,自盡而死,不久孫妻改嫁,嫁給丈夫同事小押司。之後,孫文女兒三次遇到孫文陰魂現身,囑告她為他申冤,並留下謎詩一首。包公出任知縣後,解開謎詩,審明冤情:原來是小押司先前十分落魄,凍昏在雪地裡,被孫文救活帶回家,並介紹他也做了押司。不料他恩將仇報,與孫文老婆通姦,又設計將孫文害死。「包爺初任,因斷了這件公事,名聞天下,至今人說包龍圖日間斷人,夜間斷鬼」,後世很多包公故事都是據此而來。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