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武漢會戰又稱「武漢保衛戰」,是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和日軍展開的另一場大會戰,也是抗日戰爭由退卻階段轉向相持階段的轉折點。武漢地處全國中南心臟,是平漢、粵漢鐵路交會點,1937年11月,國民政府部分機構曾由南京遷至此處,其戰略地位為日軍志在必得。面對敵寇覬覦,國民政府也着力部署保衛武漢,蔣介石親自指揮,由新建第九戰區(陳誠任司令長官)和第五戰區(李宗仁任司令長官)負責,薛岳、張發奎、白崇禧、李品仙、孫連仲、張自忠等名將會聚,川、滇軍隊參與,陸空海軍齊出,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亦參加。

整個會戰持續4個多月(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以武漢為中心而波及鄰近多省,國軍110萬人參戰,日軍投入35萬。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逾10萬。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會戰結果,中國軍隊還是放棄武漢三鎮,全國大城市幾乎盡入日手,為何卻說退卻終止、相持開始?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

1938年6月,江西長江江面上的日本軍艦和水上飛機。是月日軍開始大舉進攻長江中游大城市武漢,國軍在武漢及其鄰近的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與日軍進行殊死戰。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2

             武漢會戰期間湖北省航業局團風碼頭外牆寫上抗日標語「保衛大武漢」,反映當時中國保衛武漢的決心。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3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3

武漢會戰期間,日本出動海陸空軍,以絕對優勢的火力猛攻國軍。左圖:1938年日本戰機轟炸漢口機場;右圖:日本軍艦在長江攻打武漢。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4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4

武漢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奮勇迎戰。左圖:國軍在瓦礫中架設機槍陣地;右圖:國軍防守長江地區。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5_v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5_v2

武漢會戰期間,國軍以機槍掃射日軍。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6_1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6_1

武漢會戰期間,國軍向日軍射擊。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7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7

       在武漢前線,國軍向日軍發射迫擊炮。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保衛武漢的國軍在瓦礫中與日軍激烈巷戰。日軍火力遠超國軍,但國軍毫不畏懼,誓守寸土。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9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9

除了陸軍,中國也出動海空軍保衛武漢,圖為參戰的中山艦及其艦長薩師俊。中山艦在戰鬥中遭擊沉,薩師俊殉國。

ebook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1912年下水。此艦歷經重大歷史事件。1922年孫中山因陳炯明兵變,登上永豐艦脫險。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易名「中山艦」以作紀念。1926年發生「中山艦事件」,令國共兩黨幾乎決裂。1938年中山艦奉命開赴武漢迎敵,遭到日機轟炸,全艦嚴重損毀。在戰鬥中,艦長薩師俊受重傷,仍繼續指揮作戰。最終薩師俊陣亡,中山艦遭擊沉。1997年,中山艦重新打撈出水,現存放於武漢的中山艦博物館,供人憑弔、致敬。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0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0

              攻佔國民政府武漢行營的日軍士兵在歡呼勝利。日軍在1938年10月25日攻陷漢口、26日攻佔武昌、27日攻佔漢陽。武漢會戰至此結束。

ebook

武漢會戰日軍雖勝,但也付出了傷亡逾10萬人的巨大代價。同時,國軍雖然戰敗且犧牲慘重,但沒有崩潰,實力仍存。此戰讓中國達成了以下主要戰略目標:(1)使日軍原本北南向的作戰線,轉為東西向,解除了國軍主力於抗戰初期即被日軍圍殲於沿海地區的危機;(2)爭取了時間,將部分東南沿海的戰略物資、軍工生產設備,遷移到大後方,加強了持久抗戰的力量。武漢會戰後,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徹底失敗,在中國的戰爭成為持久戰,令日本在往後的太平洋戰爭處於不利境況。

會戰結果,中國軍隊還是放棄武漢三鎮,全國大城市幾乎盡入日手,為何卻說退卻終止、相持開始?

確實,在全面抗戰的第一階段即退卻或防禦階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27日),國軍雖與日軍展開了淞滬、徐州、台兒莊、武漢等大型會戰,並大量殺傷敵人,但總體來看中國是步步退卻、處於防禦態勢。由於敵強我弱,日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包括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大部分地區。中國東部、南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幾乎所有重要大中城市均落入敵手。不過,日軍所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並未達到,而且日軍所佔的都是平原地區,國民政府雖被迫西遷重慶、退居西南一隅,但就是西南部的山路崎嶇令日軍難以發揮機械化部隊的優勢。時間拖長,中國地大人眾及本土作戰的優勢就逐漸發揮,而對手人力物力消耗大、運輸難、資源缺及失道寡助的弱點就顯露無遺,雙方遂進人較長時間的相持階段。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