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武汉会战又称“武汉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日军展开的另一场大会战,也是抗日战争由退却阶段转向相持阶段的转折点。武汉地处全国中南心脏,是平汉、粤汉铁路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曾由南京迁至此处,其战略地位为日军志在必得。面对敌寇觊觎,国民政府也着力部署保卫武汉,蒋介石亲自指挥,由新建第九战区(陈诚任司令长官)和第五战区(李宗仁任司令长官)负责,薛岳、张发奎、白崇禧、李品仙、孙连仲、张自忠等名将会聚,川、滇军队参与,陆空海军齐出,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亦参加。

整个会战持续4个多月(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以武汉为中心而波及邻近多省,国军110万人参战,日军投入35万。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逾10万。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会战结果,中国军队还是放弃武汉三镇,全国大城市几乎尽入日手,为何却说退却终止、相持开始?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

1938年6月,江西长江江面上的日本军舰和水上飞机。是月日军开始大举进攻长江中游大城市武汉,国军在武汉及其邻近的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与日军进行殊死战。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2

             武汉会战期间湖北省航业局团风码头外墙写上抗日标语“保卫大武汉”,反映当时中国保卫武汉的决心。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3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3

武汉会战期间,日本出动海陆空军,以绝对优势的火力猛攻国军。左图:1938年日本战机轰炸汉口机场;右图:日本军舰在长江攻打武汉。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4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4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奋勇迎战。左图:国军在瓦砾中架设机枪阵地;右图:国军防守长江地区。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5_v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5_v2

武汉会战期间,国军以机枪扫射日军。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6_1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6_1

武汉会战期间,国军向日军射击。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7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7

       在武汉前线,国军向日军发射迫击炮。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8

保卫武汉的国军在瓦砾中与日军激烈巷战。日军火力远超国军,但国军毫不畏惧,誓守寸土。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9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9

除了陆军,中国也出动海空军保卫武汉,图为参战的中山舰及其舰长萨师俊。中山舰在战斗中遭击沉,萨师俊殉国。

ebook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2年下水。此舰历经重大历史事件。1922年孙中山因陈炯明兵变,登上永丰舰脱险。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易名“中山舰”以作纪念。1926年发生“中山舰事件”,令国共两党几乎决裂。1938年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迎敌,遭到日机轰炸,全舰严重损毁。在战斗中,舰长萨师俊受重伤,仍继续指挥作战。最终萨师俊阵亡,中山舰遭击沉。1997年,中山舰重新打捞出水,现存放于武汉的中山舰博物馆,供人凭吊、致敬。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0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6_10

              攻占国民政府武汉行营的日军士兵在欢呼胜利。日军在1938年10月25日攻陷汉口、26日攻占武昌、27日攻占汉阳。武汉会战至此结束。

ebook

武汉会战日军虽胜,但也付出了伤亡逾10万人的巨大代价。同时,国军虽然战败且牺牲惨重,但没有崩溃,实力仍存。此战让中国达成了以下主要战略目标:(1)使日军原本北南向的作战线,转为东西向,解除了国军主力于抗战初期即被日军围歼于沿海地区的危机;(2)争取了时间,将部分东南沿海的战略物资、军工生产设备,迁移到大后方,加强了持久抗战的力量。武汉会战后,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彻底失败,在中国的战争成为持久战,令日本在往后的太平洋战争处于不利境况。

会战结果,中国军队还是放弃武汉三镇,全国大城市几乎尽入日手,为何却说退却终止、相持开始?

确实,在全面抗战的第一阶段即退却或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27日),国军虽与日军展开了淞沪、徐州、台儿庄、武汉等大型会战,并大量杀伤敌人,但总体来看中国是步步退却、处于防御态势。由于敌强我弱,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包括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地区。中国东部、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几乎所有重要大中城市均落入敌手。不过,日军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并未达到,而且日军所占的都是平原地区,国民政府虽被迫西迁重庆、退居西南一隅,但就是西南部的山路崎岖令日军难以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时间拖长,中国地大人众及本土作战的优势就逐渐发挥,而对手人力物力消耗大、运输难、资源缺及失道寡助的弱点就显露无遗,双方遂进人较长时间的相持阶段。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FOTOE、其他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