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一)香港保衛戰

mainsite_psd_rizhan01_5
mainsite_psd_rizhan01_5

1937年7月7日,中國全面抗戰爆發。1938年10月攻佔廣州後,日軍已經控制華南地區,嚴重威脅香港。英國曾嘗試增援亞洲以阻嚇日本, 於1941年10月派了約兩千名加拿大兵前往防守香港。加拿大兵在11月到達香港,但相比於日軍,實力仍非常薄弱。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司令官酒井隆指揮下開始進攻香港。日軍迅速攻佔新界,並繼續南下。英軍司令莫德庇(C. M. Maltby)決定放棄九龍,命令英軍撤到香港島。12月18日傍晚,日軍在港島北岸登陸。英、日兩軍在黃泥涌峽激戰,最後英軍敗退,防守港島的東部旅與西部旅聯繫被切斷。日軍還佔領了黃泥涌貯水池,切斷了英軍水源。英軍曾在局部地區組織反擊,但收效甚微,主要陣地相繼丟失,重武器所剩無幾。莫德庇見無法繼續抵抗,在與港督楊慕琦(Mark Young)商議後,決定無條件投降。12月25日晚,東線、西線的英軍相繼掛起白旗。至此,歷時18天的香港保衛戰,以日軍佔領整個香港、英軍徹底失敗、香港淪陷於日軍之手而告終。戰爭期間,日軍犯下嚴重戰爭罪行,為香港歷史寫下黑暗一頁。

日軍為何能於短時間內攻下香港?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rizhan01_1
mainsite_psd_rizhan01_1

左圖:日軍戰機飛臨香港上空轟炸,地面起火冒煙;右圖:1941年12月12日,佔領香港啟德機場的日軍在被炸毀的飛機旁合影。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首先出動戰機轟炸香港啟德機場和停泊在香港海面的英軍艦船,摧毀了香港英軍薄弱的空軍、海軍力量,制空權和制海權完全由日軍掌握。

mainsite_psd_rizhan01_2
mainsite_psd_rizhan01_2

               發動空襲之際,日軍亦從陸路向香港發起了猛烈進攻。圖為當日清晨日軍越過深圳河進入新界。

mainsite_psd_rizhan01_3
mainsite_psd_rizhan01_3

日軍侵港後,英軍奮力作戰,城門水塘西南金山陣地的戰鬥尤其激烈,雙方展開了肉搏戰。因力量懸殊,英軍敗退,日軍很快便佔領新界。圖為日軍佔領下的新界大埔北盛街。

mainsite_psd_rizhan01_4
mainsite_psd_rizhan01_4

1941年12月13日九龍陷落,英軍全部南撤,力圖堅守香港島。日軍司令酒井隆以尖沙咀半島酒店為指揮總部,部署強攻港島,並隔海向港島發炮轟擊。上圖是日本畫家山口直樹描繪日軍攻打香港的作品:畫中最高的建築物為尖沙咀鐘樓,從九龍隔着維多利亞港望去,可見當時港島多處起火。

mainsite_psd_rizhan01_5
mainsite_psd_rizhan01_5

日本隨軍畫師所繪的香港黃泥涌峽戰役。1941年12月18日,日軍乘坐汽艇、橡皮舟等百餘艘,在港島北岸強行正面登陸,其後與英軍在黃泥涌峽爆發激戰。日軍若松大隊長受重傷,英軍西部旅司令羅遜(J. K. Lawson,加拿大人)陣亡。最終英軍敗退。

mainsite_psd_rizhan01_6
mainsite_psd_rizhan01_6

                         日軍登陸香港島後向北角推進,濃煙滾滾處是亞細亞油庫。

mainsite_psd_rizhan01_7
mainsite_psd_rizhan01_7

          日軍炮兵從香港島北角的山坡攻擊英軍防守據點。

mainsite_psd_rizhan01_8
mainsite_psd_rizhan01_8

日軍在香港街頭推進。

mainsite_psd_rizhan01_9
mainsite_psd_rizhan01_9

日軍登陸港島後,英軍雖在多處頑強抵抗,但都被日軍擊敗。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與英軍司令莫德庇決定投降。圖為當日半島酒店內的受降儀式,後排右二是日軍司令酒井隆,三名英軍將領望向不在畫面中的楊慕琦。這一天香港淪陷於日軍之手,被視為香港歷史上的「黑色聖誕節 」。

mainsite_psd_rizhan01_10
mainsite_psd_rizhan01_10

                英軍投降後,日軍舉行入城儀式,右一騎馬者為司令酒井隆。

ebook

日軍攻打香港期間犯下許多戰爭罪行,當中發生在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暴行尤其令人髮指。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入當時用作臨時軍醫院的聖士提反書院,殺死至少七十多名傷兵、護理人員和教職員,還將部分人挖眼珠,割耳朵、割舌頭。一些女護士更遭日軍強暴後殺害。史稱「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

戰後,國民政府逮捕了酒井隆。經過三個月的審判,1946年8月27日,南京軍事法庭判處酒井隆死刑。9月30日,酒井隆在南京遭槍決。 

日軍為何能於短時間內攻下香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國仍保持中立,法國則已遭德國攻陷,英國面臨德國進攻,勉強支撐,未能兼顧包括香港在內的遠東殖民地。日軍侵港前,英國在整體戰略上,以保護本國安全為優先,英國參謀長委員會認爲:「香港並非英國的切身利益所在,當地駐軍無法長期扺擋日軍的攻勢。」「捨棄對香港承擔的糟糕義務,英國在遠東的處境會更好。」開戰之時,日本陸軍在人數上遠超英軍,飛機、戰艦亦佔壓倒性優勢。由此可見,英國在戰前根本無力保護香港,故日軍得以僅用18天即攻下香港。

參與對日作戰的英軍,來自英國、印度、尼泊爾、加拿大等地,當中亦包括華人,他們明知力量懸殊、取勝無望,仍然奮勇作戰,為保衛香港而犧牲慘重。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圖9)、FOTOE(圖1-8、10)。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