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二)秘密大營救

mainsite_psd_rizhan02_3
mainsite_psd_rizhan02_3

日軍佔領香港後,大肆搜捕抗日人士。滯留在香港的抗日文化人大多不懂廣府話,亦沒有社會關係,處境十分危險。中共中央書記處和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多次指示營救抗日文化人。中共地下組織和數支武工隊(港九大隊前身)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派出了最有經驗的交通員帶路,並派出武裝人員在危險地段護送。在他們的精心保護下,一批又一批撤退者從嚴密封鎖的港島渡海到達九龍,主要分兩路開始艱難的旅程,通過日軍的重重崗哨和土匪出沒的地段,無一傷亡地平安撤退到大後方。秘密大營救從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起,歷時11個月。先後救出民主人士、文化人士、知識青年及其家屬約800人。這次營救行動還幫助一些抗日愛國的國民黨人士、部分英軍官兵和外國僑民逃離虎口。作家茅盾稱這場營救是「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香港淪陷後有必要進行秘密大營救嗎?試引例說明。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rizhan02_1_v3-02
mainsite_psd_rizhan02_1_v3-02

秘密大營救路線示意圖

mainsite_psd_rizhan02_2
mainsite_psd_rizhan02_2

                       元朗十八鄉楊家村的適廬(楊家祠)曾是東江抗日游擊隊的交通站,也曾是秘密大營救的中轉站。

mainsite_psd_rizhan02_3
mainsite_psd_rizhan02_3

                                    畫家丁聰反映秘密大營救的木刻作品《護送》,1942年刊登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的《東江民報》上。

mainsite_psd_rizhan02_4
mainsite_psd_rizhan02_4

1942年元旦,西貢山寮村村長王亞元接待了為秘密大營救開路的中共負責人廖承志、連貫和喬冠華。當時武工隊隊部就設在山寮村。廖承志一行在抗日游擊隊隊長蔡國樑護送下,經企嶺下偷渡到沙魚涌。

mainsite_psd_rizhan02_5
mainsite_psd_rizhan02_5

               圖左側坍塌的房屋為當年廖承志一行曾在此歇息的山寮村村長王亞元故居(攝於1989年,今已不存)。

mainsite_psd_rizhan02_6
mainsite_psd_rizhan02_6

                                                     山寮村村長王亞元(前排中)全家福,約攝於1972年。王亞元曾為秘密大營救出力。

mainsite_psd_rizhan02_7
mainsite_psd_rizhan02_7

秘密大營救中獲救的部分知名抗日文化人

mainsite_psd_rizhan02_8
mainsite_psd_rizhan02_8

秘密大營救中獲救的部分知名抗日文化人

mainsite_psd_rizhan02_9
mainsite_psd_rizhan02_9

秘密大營救中獲救的部分知名抗日文化人

mainsite_psd_rizhan02_10
mainsite_psd_rizhan02_10

秘密大營救中獲救的部分知名抗日文化人

香港淪陷後有必要進行秘密大營救嗎?試引例說明。

日本佔領香港後,身處香港、反對日本侵略的文化人處境十分危險。以著名詩人、翻譯家戴望舒為例,他在1938年自上海到香港,推動抗戰文學,香港淪陷後被捕,關進域多利監獄,遭受嚴刑拷打,時刻面臨死亡威脅,後雖於1942年中獲釋,但身心已受到重大傷害。他在獄中及出獄後所寫的詩《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成為日軍殘害留港文化人的見證。由此可見,秘密大營救在當時是非常必要的。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