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beifa01_4
mainsite_psd_beifa01_4

孫中山逝世後,其藉北伐統一中國的遺願尚待實現。當時奉系軍閥張作霖掌控北方,直系吳佩孚佔據華中地區,另一直系軍閥孫傳芳掌控東南,總兵力約80萬人。1925年7月1日,由原孫中山護法大元帥府改組的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同年8月,國民政府將所轄軍隊統一命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蔣中正(字介石)任總司令。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總兵力僅約10萬,但勢如破竹,一面在湖南、湖北消滅吳佩孚的主力,攻克長沙、武漢;一面在江西、福建擊潰孫傳芳軍隊,並由浙江向南京、上海挺進。至是年年底,北伐已取得重大進展,而國民政府也在1927年1月由廣州北遷至武漢,旋又接管位於漢口的英國租界。1927年3月23日,北伐軍攻佔南京。至此,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的勢力基本消滅。

何以見得北伐戰爭係由國共兩黨共同發起?北伐軍有何突出的戰例?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beifa01_1
mainsite_psd_beifa01_1

1925年7月1日,由原孫中山護法大元帥府改組的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而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黃旭初為首的「新桂系」,亦支持廣州國民政府。北伐前,廣州國民政府已掌握了廣東、廣西,為北伐奠下重要基礎。

mainsite_psd_beifa01_2
mainsite_psd_beifa01_2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在廣州誓師北伐。

mainsite_psd_beifa01_3
mainsite_psd_beifa01_3

左圖:1926年7月9日,蔣介石在誓師儀式上,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身份,檢閱北伐軍;右圖:北伐時期的蔣介石。

mainsite_psd_beifa01_4
mainsite_psd_beifa01_4

儘管人數上遠少於軍閥的軍隊,但國民革命軍具革命理想、士氣高昂、訓練有素,彌補了數量上的劣勢。左圖:國民革命軍沿鐵路推進;中圖:國民革命軍步兵躍出戰壕進攻;右圖:國民革命軍炮兵在戰鬥。

mainsite_psd_beifa01_5
mainsite_psd_beifa01_5

 國民革命軍設有女子救護隊,負責救護北伐軍的傷兵。

mainsite_psd_beifa01_6
mainsite_psd_beifa01_6

北伐軍先攻控有長江中游的吳佩孚。1926年7月,攻佔湖南省會長沙;8月攻湖北,在汀泗橋和賀勝橋兩場關鍵戰鬥中大敗吳佩孚。左圖:北伐軍在汀泗橋戰役中繳獲的部分槍械;右圖:北伐軍在賀勝橋戰役俘獲的戰俘。

mainsite_psd_beifa01_7
mainsite_psd_beifa01_7

汀泗橋和賀勝橋之戰後,北伐軍劍指武漢三鎮,分別在1926年9月6日和7日攻佔漢陽、漢口。左圖:進入漢陽的北伐軍;右圖:北伐軍準備進攻武昌。

mainsite_psd_beifa01_8
mainsite_psd_beifa01_8

1926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15周年,國民革命軍攻佔武昌。圖為北伐軍攻克武昌後舉行軍民聯歡會。與許多軍閥的軍隊不同,北伐軍紀律嚴明,對一般民眾秋毫無犯,故能贏得民心。取得武漢三鎮後,吳佩孚勢力基本消滅。國民政府於1927年1月由廣州遷至武漢。

mainsite_psd_beifa01_9
mainsite_psd_beifa01_9

武漢國民政府接管位於漢口的英國租界。1927年2月19日,國民政府與英方簽訂《收回漢口英租界之協定》,成功收回漢口英租界,令國民政府威信大增。

mainsite_psd_beifa01_10
mainsite_psd_beifa01_10

江蘇南京城外,攝於1926至1927年。打敗吳佩孚後,北伐軍全力攻打盤據東南的孫傳芳,並於 1927年3月23日攻克江蘇南京,至此孫傳芳勢力基本消滅。北伐軍勢如破竹,入民國後的十餘年亂局,似有機會結束。

何以見得北伐戰爭係由國共兩黨共同發起?北伐軍有何突出的戰例?

國共兩黨在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全大會上開始合作,北伐即由此而籌劃與發動。當時北伐軍總司令是蔣介石,總參謀長是李濟深,總政治部主任為鄧演達,周恩來則是政治部副主任。許多共產黨員擔任各軍黨代表:如周恩來(第一軍副黨代表)、李富春(第二軍副黨代表)、蕭勁光(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朱克靖(第三軍黨代表)、羅漢(第四軍黨代表),林伯渠(第六軍副黨代表)等。在指揮作戰方面,共產黨員葉挺領導的「鐵軍」享有盛名。葉挺原領導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周恩來從黃埔軍校學生和工農骨幹中精選人員組建),後改屬李濟深掌握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旋改名獨立團)。北伐時,葉挺的獨立團作為先遣隊,先後參加淥田、龍家灣、醴陵、平江、汀泗橋、賀勝橋、武昌城等戰役,一路從廣東打上湖南、湖北,戰績彪炳,故為第四軍贏得「鐵軍」之美譽。另有北伐第三路軍前敵總指揮王天培,曾率第十軍等由鎮江、常熟、蕪湖向北挺進,迅即取得徐州大捷,令敵兵敗如山倒。可惜王天培其後因不願接受「清黨」之命而遇害。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2、3、8)、FOTOE(圖4、5、6、7、9、10)、其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