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三)開埠至二十世紀初香港華人地位的變化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4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4

開埠至二十世紀初,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但政治和經濟權力則由英國人掌握。政治方面,政府高官、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長時間只由英國人出任。經濟方面,英商曾壟斷香港經濟命脈,大型英資銀行、洋行的高層,不少獲委任為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在政治上發揮影響力。社會生活方面,英國人在香港推行帶有種族隔離色彩的政策。例如實施分區而居的政策,大致上港島的中央部份和半山區域屬歐人區,東西兩端屬華人區。司法方面,審理案件時,每多以清朝法律處理華人案件,西方人的案件則以英國法律處理。華人的行動自由有較多限制,開埠後曾長期實施華人宵禁,直至1897年6月才正式廢除。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香港華商已經發展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當局遂加強吸納華人菁英以助統治,香港上層華人的社會地位才逐步提升。

由開埠至二十世紀初,香港政府實行了很多歧視華人政策,何以上層華人地位能逐步改善?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1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1

1846年的香港雲咸街,圖中可見辛苦勞作的華人及居於西式樓房上的英人。由開埠至二十世紀初,香港英人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上,處於優越地位。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2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2

上圖反映十九世紀華洋分區而居的政策,近景為早年港島西區華人聚居地,遠景為西人居住地。當時歐人區如港島半山曾不准華人居住。時至今日,港島半山仍被視為高尚區域。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3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3

左圖:二十世紀初香港華人囚犯在印度裔警員監視下戴枷示衆。開埠後數十年,港府一直實行「華律治華」,多以清朝法律審理華人案件,西方人的案件則按英國法律審理。右圖:1860年《香港政府憲報》刊載的「監犯伙食招標啓事」,反映西人囚犯的伙食標準遠高於華人囚犯。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4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4

                                         一幅反映十九世紀香港警察在晚上截查華人的漫畫。香港開埠後曾實行華人宵禁數十年。

ebook

香港開埠之初治安不靖,1841年已實行宵禁,後又於1842、1843、1844、1847、1856、1858年頒佈相關條例。宵禁時間或有延長、縮短,具體細節略有不同,但嚴厲執行及針對華人則始終如一。華人在宵禁時段禁止外出,如要外出,亦須帶油燈或燈籠以便讓人看見,且必須領有俗稱「燈紙」或「夜紙」的通行證,讓警察隨時截查。犯禁者會受罰款、拘禁、鞭笞等刑罰,警察更可槍擊逃避截查的人。這種帶有嚴重種族歧視的制度,一直延續至1897年6月才廢除。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5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5_v2

香港華人的地位,隨着華商崛起而漸有轉變。開埠後,香港華商利用港府的重商和自由貿易政策,大力拓展業務。圖為1881年港督軒尼詩(Sir  John Pope Hennessy)在立法局的演説詞,稱「本港國餉華人所輸十居其九」,可見當時華商在經濟和財政上,已成香港主要支柱。華商實力日強,港府亦日益倚重華商,以助管治。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6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6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香港華人菁英加速冒起的年代。他們中間有何東(圖中編號7)、陳賡虞(8)、吳理卿(10)、關心焉 (12)、劉鑄伯(14)、何福(17)、何甘棠(20)、伍漢墀(23)、曹善允(24)、莫藻泉(30)等。上圖正中者為華商會所主席冼德芬 (15)。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7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7

左圖:東華醫院總理開會留影,約攝於1880年;右圖:東華醫院主樓今貌。該院除了是慈善醫療機構外,也曾是香港華人和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

ebook

東華醫院在1870年奠基,1872年落成,由華人捐助,並獲政府支持,以救濟貧苦垂危的患病華人。成立初期,該院曾一度是華人社會的權力中心。東華醫院的董事俱為社會上有名望的華人紳商、領袖。當時華人之間的紛爭,常有交予東華醫院董事仲裁。東華醫院董事亦會向政府反映華人意見,香港政府有時亦樂意透過東華醫院維持華人的社會秩序。這顯示到了1870年代,港府已深知治港不能單靠英資英人,而需要借助華人菁英之力。華人紳商、領袖創辦慈善組織,一方面可舒緩底層華人之苦,又可加強華人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有助社會穩定。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8

左圖:港督軒尼詩及其家人;右圖:保良局總部正門今貌。1877至1882年在任的第八任港督軒尼詩,有意提升華人地位、改善貧苦華人境況,保良局即在他任內支持成立。

ebook

軒尼詩廢除了一些歧視華人的制度,例如讓華人可在中環購買土地及經營業務、減輕針對華人的刑法等。他又於1880年打破慣例,委任伍廷芳為首位華人立法局議員。部分在港英人不滿軒尼詩對華人的態度,甚至向倫敦投訴和要求撤換港督。他任內其中一項最受爭議的措施,是嘗試取締俗稱「妹仔」的蓄婢制度。當時富裕華商蓄婢不少。蓄婢制度不但令窮家女孩容易淪為富人的婢女,更衍生拐賣等罪行,軒尼詩遂有意廢止。然而,許多上層華人以維護中國傳統文化、減少窮家女孩當娼等理由,大力反對。最後軒尼詩被迫讓步。1878年保良局在軒尼詩及一些華商支持下成立,初期主要是遏止拐賣婦孺、為受害者提供庇護及教養等。1923年,立法局通過《1923年家庭女役則例》(Female Domestic Service Ordinance, 1923),或稱《取締婢女新例》、《取締蓄婢新例》、《管制家庭服務形式法令》,香港才在法律上取消了妹仔制度,但妹仔仍然存在。1938年6月,港府頒佈《家庭女役(修訂)則例》(Female Domestic Service Amendment Ordinance, 1938),嚴格要求執行妹仔登記以及禁止買賣妹仔和蓄婢,妹仔制度才正式廢除。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9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9

十九世紀香港不少華人社區衛生欠佳,1894年上環太平山街一帶更爆發大規模鼠疫,上千人死亡。圖為鼠疫肆虐期間堅尼地城一臨時醫院,病人躺在地上。(圖片來源:FOTOE)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10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3_10

左圖:早年一香港華商及其兒子;右圖:十九世紀末香港的苦力。儘管開埠後數十年,香港華人地位漸見改善,但主要限於上層華人,大部分華人仍身處社會底層,生活艱苦。

由開埠至二十世紀初,香港政府實行了很多歧視華人政策,何以上層華人地位能逐步改善?

這主要有以下原因:(1)華人勤奮及善於經商,英國在香港實行自由港政策,讓華人得到商業發展的空間,並通過商業活動累積財富,增加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所納商稅甚至超過英商,令香港當局不得不重視華商力量,改變部分歧視政策。(2)華商多有團結參與社會事務,例如東華醫院、保良局之設立,都有賴華商齊心。華商團結,自然更有能力向當局爭取權益。(3)香港始終華人佔大多數,加上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華人人口不斷增加,港府不得不更加倚重上層華人作為華洋之間的橋樑,以符合治港所需。

本專題圖片,除標注外,主要由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提供。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