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一)開埠至二十世紀初英國的管治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2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2_v2

1841年1月25日英軍登陸香港島,1月26日舉行升旗儀式,為香港開埠之始。1842年清朝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英國正式開始統治香港。英國頒佈《英皇制誥》(Hong Kong Letters Patent)及《皇室訓令》(Hong Kong Royal Instructions)作為統治香港的憲制性文件,兩者規定了香港總督的權力、行政局及立法局的具體安排等。港督由英皇委任,上任時須宣誓效忠英皇。第一任港督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上任後,即依據《英皇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設立了行政局、立法局。行政局是當時香港最高諮詢機關,立法局負責訂立法例,兩局皆由港督主持,其成員亦由港督委任。兩局在港督施政上,只會擔任顧問及輔助角色,故港督權力極大。司法方面,1844年,香港最高法院成立。香港奉行司法獨立,這種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影響香港至今。

開埠以後,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是一種甚麼政治體制?英治下的香港司法情況如何?對香港日後的法治觀念有何影響?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1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1

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1837至1901年在位)肖像及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處於鼎盛時期,香港亦在這個時期納入英國統治。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2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2_v2

                 1930年代及1970年代印製的《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兩份文件頒佈於1843年,後經多次修改,是英國統治香港的憲制性文件。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3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3

砵甸乍及以他命名的砵典乍街(Pottinger Street)今貌。鴉片戰爭期間,砵甸乍在1841至1842年率英軍撃敗清軍,1842年代表英國簽訂《南京條約》,1843年獲委任為首任香港總督,是英國統治香港的奠基者。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4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4

1843年8月行政局和立法局組成,1844年1月舉行首次會議。圖為1860年香港部分行政局成員合影,左三為港督羅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

ebook

行政局是當時香港最高諮詢機關,職能是向港督提供制訂政策的意見,立法局負責訂立法例。兩局皆由港督主持,港督會委任在職官員出任官守議員,亦會委任在社會上具影響力的人為非官守議員。初期兩局成員全是英人,沒有華人。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5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5

                                  1880年伍廷芳獲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立法局首位華人議員。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6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6

                            二十世紀初香港立法局和行政局成員,其中何啓、韋玉(分別為圖中14、15號)是華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7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7

                                 1926年周壽臣獲委任為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

ebook

1925至1926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港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為了緩和中國的反英情緒及鼓勵香港華人效忠,於1926年委任英籍華人周壽臣擔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行政局開始有華人議員。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8

香港終審法院大樓及大樓上的女神像,見證了百多年來香港立法和司法的演變。

ebook

香港終審法院大樓,1912年建成。原為香港最高法院大樓,大樓上蒙上雙眼的女神像右手持天秤、左手持劍,代表法律的大公無私及權威。1985至2011年為立法會大樓。2015年重新作司法用途,成為終審法院大樓。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9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9

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島不久,即設立域多利監獄,成為香港第一所監獄。圖為1895年在域多利監獄露天地方活動的囚犯。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10
mainsite_psd_xianggangkaibu01_10

早期的香港警察及1864年建成的中央警署今貌。警隊是英國統治香港的重要力量。

ebook

香港警隊於1844年成立。中央警署在1864年建成,其後多次加建,至1925年完成,曾經是香港警察總部及中區警署,現稱「大館」,為法定古跡,2018年起對外開放予公眾免費入場參觀。

早期香港警隊高層由英國人出任,轄下有印度裔和華裔警員。當時警員常喊英語口令,追捕疑犯時常吹哨子,多穿綠衣,印警頭纏長巾而顯得頭部很大,故民間多戲稱警員為「大頭綠衣」,亦有開玩笑的歌謠:「ABCD,大頭綠衣,捉賊唔到吹BB。」

開埠以後,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是一種甚麼政治體制?英治下的香港司法情況如何?對香港日後的法治觀念有何影響?

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是一種以英國人為主導的威權政治體制,總督是英皇的全權代表,統領駐港英軍,行政局、立法局亦只是輔助港督的機構,成員皆由港督委任。港督可謂集大權於一身。司法方面,香港司法獨立,令司法制度得以在社會上建立公信力,法律亦獲得一般民眾尊重遵守,逐漸在香港形成法治精神。這種法治精神,至今仍為香港的社會基石,亦是香港大多數人認同的核心價值。

本專題圖片,主要由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提供。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