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列強瓜分危機概覽

guafen_header_1200x400_v1
guafen_header_1200x400_v1

近代中國瓜分危機,一般指十九世紀末列強爭相在華強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其實由1840年起,列強通過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以及多份不平等條約,強迫清廷出讓一系列國家主權,使中國淪為列強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已逐漸走向被瓜分的厄運。

中國喪失獨立自主,首要表現在割地賠款、開放商埠及設立租界。由於把香港島、南九龍割讓給英國,台灣及澎湖列島割給日本,葡萄牙對澳門的殖民管治被條約確立,以及被沙俄強佔了東北、西北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的國家領土極不完整。商埠開放本屬自由貿易行為,但列強使中國開埠卻含強迫協定關稅一類舉措,令中國失卻關稅自主權。至於租界,則由列強享有行政自治、領事裁判及任由外僑佔居,不啻中國領土上的「國中之國」。中國不僅在經濟、法律、外交方面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海關管理權、領事裁判權,更任由外國銀行遍設,金融完全受控。軍事方面則許列強船艦在內河自由航行,令國防洞開。

到了十九世紀末,隨着西方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資本輸出成為商品貿易、原料生產以外列強的另一侵華手段。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華強迫借貸取利,又爭相設工廠、修鐵路、開礦山。同時,還掀起宰割中國大地的狂潮,拼命租借港灣和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後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利益均霑的主張,列強由於爭持不下也表同意。中國雖避免了完全被瓜分,卻已淪為帝國主義列強宰制下的半殖民地。

guafen_timeline_750x715_v3-01
guafen_timeline_750x715_v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