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三)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mainsite_psd_wusi03_300
mainsite_psd_wusi03_300

五四愛國運動雖受新文化運動的持續薰陶,但其本身更屬於政治事件,並以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學生愛國運動為標幟。5月2日,《晨報》據梁啓超由歐洲所發電函刊登《外交警報  敬告國人》,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消息傳來,舉國義憤填膺。5月4日下午,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十三所學校三千多名學生雲集天安門,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要求維護山東權益及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這些對日交涉官員。學生遊行到趙家樓曹宅,痛打了章宗祥,並火燒趙家樓。隨後北洋政府軍警逮捕多名學生,引發全國各階層抗議,多處發生罷課、罷工、罷市。最後政府迫於眾怒,釋放學生,罷免曹、陸、章諸人,大總統徐世昌一度提出辭職。6月28日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至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時間上,新文化運動約在1915至1923年間,五四運動又當如何界定?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wusi03_v2_1
mainsite_psd_wusi03_v2_1

受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刺激,1919年5月4日,北京大批學生遊行前往天安門。遊行時散發北京大學學生羅家倫所寫的《北京全體學界通告》,其中明確提到「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mainsite_psd_wusi03_2
mainsite_psd_wusi03_2

1919年5月4日下午,以北大學生為首的三千多名學生聚集天安門,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既抗議日本侵略山東,亦要求懲辦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ebook

清末民初,中國國內民族和愛國意識與日俱增,青年學生尤恨國弱招外侮。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惡耗傳來,久積之憤乃陡然爆發。

mainsite_psd_wusi03_3
mainsite_psd_wusi03_3

五四當日,學生遊行至曹汝霖趙家樓住宅,縱火焚燒,北洋政府出動軍警拘捕示威學生。左圖為遭學生焚毀的趙家樓,右圖為趙家樓今貌。

ebook

交通總長曹汝霖曾代表袁世凱政府簽署「二十一條」、幣制局總裁陸宗輿經手大借日債、章宗祥為駐日公使。三人被指向日本出賣中國權益,遭當時的學生斥為「國賊」。五四示威學生遊行至趙家樓曹汝霖住所,想抓曹汝霖。學生找不到曹汝霖,但誤以為當時在曹宅的章宗祥是曹汝霖,遂痛打了章宗祥,並把曹宅燒掉,是為「火燒趙家樓」事件。

mainsite_psd_wusi03_4
mainsite_psd_wusi03_4

北洋政府鎮壓的清息傳開,引起公憤。左圖: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報》號外報道事件經過;右圖:上海學聯和天津學聯向全國發出急電,呼籲各界支持北京學生。

mainsite_psd_wusi03_5
mainsite_psd_wusi03_5

抗議怒潮迅速蔓延。左圖: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兩萬餘人在南市公共體育場召開國民大會,聲援北京學生;右圖:1919年5月9日,清華大學學生在操場焚燒日貨。

mainsite_psd_wusi03_6
mainsite_psd_wusi03_6

工人和商界站在同一陣線,發動罷工和罷市支持學生。左圖:上海《時報》報道日本在華紗廠的九千餘工人發動罷工;右圖:商界走上街頭號召罷市。

mainsite_psd_wusi03_7
mainsite_psd_wusi03_7

五四運動期間多處爆發罷工、罷市、罷課,當中以1919年6月3日上海的「六三罷工」震撼最大。圖為上海南京路街頭的罷市景像,可見「群力抑制,堅持到底」的標語及當時中國的國旗五色旗。

mainsite_psd_wusi03_8
mainsite_psd_wusi03_8

五四運動由北京蔓延至多個沿海及內陸城市、牽涉社會不同界別、參與人數眾多。如此大規模的自發群眾運動,為中國近代史上首次。圖左為濟南民眾遊行;圖右為重慶學生集會。

mainsite_psd_wusi03_9
mainsite_psd_wusi03_9

面對政府鎮壓,學生沒有屈服。上兩圖皆攝於1919年6月:左圖為軍警在北京街頭巡邏,防範示威;右圖為被軍警拘禁在北京一臨時監獄的大學生。

mainsite_psd_wusi03_10
mainsite_psd_wusi03_10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會簽署《凡爾賽和約》。北洋政府因眾怒難犯,最終釋放學生,罷免曹、陸、章諸人,拒簽《凡爾賽和約》。此後陸續復工、復市、復課,五四運動結束。五四運動令民氣大振,為中國近代的思想文化、社會運動、政治發展揭開新一頁。

ebook

五四運動雖未能即時讓中國收回山東權益,但運動令舉國上下皆以此為念,兩年多後終於在外交上獲得突破。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共九個國家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商討限制海軍軍備、解決太平洋和遠東諸項問題。中國以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為全權代表,組成一百三十多人的龐大代表團參加。2月4日,中國和日本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條約規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附約中雖賦予日本人和其他外國人許多特權,但中國仍是通過該條約收回了山東和膠濟鐵路權益。中國在沒有武力後盾的情況下成功收回山東權益,為民國以來一次重要外交成就,正好回應了五四「外爭主權」的口號。

在時間上,新文化運動約在1915至1923年間,五四運動又當如何界定?

五四運動雖由新文化運動所催生,但作為一場愛國運動,其內涵主要體現在運動的象徵性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它起於1919年5月4日學生的天安門遊行,至6月上海大規模罷課、罷工、罷市支援,政府被迫釋放學生和罷免曹、陸、章, 6月28日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至此可謂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運動亦告一段落。後來在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和日本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二十一條」部分條款被取消,而全部規定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後才徹底廢除,這些則屬於五四運動的後續影響。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圖1-7、9、10)、視覺中國(圖2、5、8)、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