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zhongfa_jan30_1200
zhongfa_jan30_1200

1883年12月,法軍在越南山西向黑旗軍和清軍的駐地進攻,中法戰爭正式爆發。中法戰爭歷時約一年半,大致可分三階段:

(1)前期陸戰:1883年12月,法軍向黑旗軍和清軍發起山西戰役,1884年3月又發起北甯(一作北寧)之役。中方兩役皆失利,於1884年5月11日由李鴻章與法國代表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同意對法越間各條約概不過問。

(2)中期陸海交戰、海戰為主:1884年6月,法國與越南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不久又發起北黎衝突,炮擊駐守諒山附近的清軍。同時,法國將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由孤拔(Amédée Courbet)率領艦隊開抵閩、台。1884年8月,法軍在台灣基隆遇到劉銘傳率軍抵抗而退回海上, 8 月23日突襲福州馬江,大敗福建水師,又擊毀福州船政局的馬尾船廠。此後法軍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一度攻佔基隆、淡水。1885年3月,法軍佔領澎湖,但在浙江鎮海一戰中被擊退。6月,孤拔病死於澎湖。

(3)後期陸戰:1885年3月,法軍攻下越南諒山後直撲中越邊境,年近古稀的馮子材率軍在鎮南關大敗法軍,殺傷敵兵千餘,旋又揮師一舉光復諒山。同時,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在臨洮一帶獲勝,收復十餘個州縣。戰爭形勢在鎮南關一役後大為扭轉。

福建船政及水師均為洋務運動產物,其慘敗預示甚麼?

答案見下。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1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1

              中國和法國在越南劍拔弩張。1883年12月,法軍大舉增兵,由河內出發攻佔山西。山西戰役標誌着中法戰爭正式爆發。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2

《劉提督鎮守北甯圖》,圖中寫有「光緒甲申」,即1884年,描繪了劉永福於是年率黑旗軍與法軍在越南河內以東的北甯交戰。中法戰爭正式爆發前和爆發後,黑旗軍一直堅持抗法。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3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3

開戰之初,法軍先後於山西、北甯一帶獲勝。清朝不想戰事擴大,於1884年5月11日派李鴻章與法國談判,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見圖),同意不過問法越之間所簽的各條約,等於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6月,法國又迫越南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否定了清朝對越南的宗主權。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4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4

初戰告捷及條約獲利後,法國乘勝發動更大規模攻勢。1884年8月初,法國艦隊在孤拔率領下攻打台灣。8月5日,法軍攻基隆(見圖),遭督辦台灣軍務的劉銘傳擊退,是役為第一次基隆之戰。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5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5

法軍侵台受挫,轉攻福建。1884年8月23日,法艦突襲福州馬尾,猛烈轟擊福建水師船艦,大獲全勝。

ebook

馬尾海戰又稱馬江海戰,是洋務運動期間中國新建水師與外國海軍首次大型海戰。是役為時甚短,福建水師慘敗。法軍又摧毀了沿岸炮台及福州船政局轄下的馬尾船廠,奪取福建沿海及台灣海峽的制海權,得以威脅福建和台灣。此戰意味着始於1860年的洋務運動在二十多年後仍未能有效改善中國海防。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6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6

馬尾海戰獲勝後,法軍再犯台灣,並攻澎湖,一度攻佔基隆、淡水、澎湖。圖為1885年3月法艦猛轟澎湖馬公島。

ebook

法國海軍雖在福建和台灣取勝,但在浙江鎮海一戰中被擊退。同時台、澎軍民奮力抵抗,亦令法軍傷亡不少。此外法軍遭疫症打撃,海軍司令孤拔及多名法軍在佔領澎湖期間感染霍亂。1885年6月,孤拔病死於澎湖,遺體運回法國。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7_feb1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7_feb1

法國海軍連捷,陸軍亦有進展,由越南逐步北進,威脅中國南方。清廷急召已退休的老將馮子材救急。馮子材受命後抬棺出征,以示抱必死之決心抗法。

ebook

馮子材本已於1882年告老解甲,中法戰爭時因情勢危急,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重新起用這名老將。馮子材以近古稀之齡,臨危受命,抬棺立誓,視死如歸,部下感動,士氣大振。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8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8

1885年2月13日,法軍在名將尼格里(François Oscar de Négrier)率領下,攻佔越南的北方要地諒山,直迫中越邊境要塞鎮南關。攻打鎮南關前,尼格里在領軍生涯中未嘗一敗。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9
mainsite_tushuojindai_zhongfazhanzheng2.9

左起:馮子材、鎮南關、尼格里。清代的鎮南關是中越邊境的主要關隘,有「中國南大門」之稱,戰略地位非同一般。尼格里率法軍攻佔諒山後,向鎮南關挺進,馮子材嚴陣以待,大戰一觸即發。

zhongfa_jan30_1200
zhongfa_jan30_1200

1885年3月23至24日,中法兩軍血戰於鎮南關。馮子材親臨戰陣肉搏拚殺,大敗法軍。鎮南關大捷扭轉了清軍在整個戰爭中的不利形勢。清軍本可乘勝南下,惜清廷畏戰,急欲言和,白白浪費大好戰機。

ebook

1885年3月23日,四十六歲的尼格里率先炮轟鎮南關。次日,法軍分三路衝擊,較尼格里年長二十餘年、六十七歲的馮子材及他兩個兒子冒死殺入敵陣肉搏。清軍將士見主帥身先士卒,無不奮勇衝殺。尼格里在越南境內連勝後,以為能輕易奪佔鎮南關,並順勢攻入廣西境內,不料中國軍隊作戰異常英勇,激戰兩日,法軍竟陷入被圍之險。為免遭包圍,尼格里急率軍撤退,在領軍生涯中首嘗敗績。法軍新敗後怱怱南逃,清軍未到即倉皇撤出諒山,3月29日清軍收復諒山。同時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在臨洮一帶獲勝,收復十餘個州縣。法國在軍事上連翻失利,諒山之失打擊尤大,終導致其總理茹費理(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的內閣倒台。正當馮子材乘勝調集大軍準備挺進河內之際,清廷卻決定和談訂約,令清軍停止行動。

福建船政及水師均為洋務運動產物,其慘敗預示甚麼?

1860年開始的洋務運動極其重視建立新式海軍,前期重大建樹即左宗棠1866年創立、後由沈葆楨繼續經營的福州船政局,是為福建水師重要憑靠。結果在中法戰爭中,洋務運動此一成果被嚴重摧殘,後來才有1888年北洋水師的創辦。福建船政慘敗,本已暴露洋務運動的根本弱點,即只求在軍事科技上學習西洋,而不求徹底改革,但後繼者並未作深刻反思,故有未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滅。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1、2、5)、FOTOE(圖3、9)、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