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內地三大電影獎

金雞獎、百花獎與華表獎並稱為內地電影的三大獎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陪伴着中國電影共同成長,評選出許多優秀影片,發掘了眾多出色的電影人。這三個獎項有甚麼不同呢?評選過程各有何特別之處呢?

今年11月,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福建廈門舉辦,而據早前的消息,未來五屆金雞百花節都將正式落戶廈門。本屆電影節,《我不是藥神》《戰狼2》《芳華》等多部精彩影片獲得提名,出席者亦星光熠熠,備受觀眾矚目。

金雞獎、百花獎與華表獎並稱為內地電影的三大獎項,其中金雞獎是專家評選,百花獎是觀眾評選,華表獎則由政府主辦。這三大獎項分別代表了最高藝術水準、最受觀眾認可、最高政府鼓勵三個方向。

 

百花獎

百花獎全稱為大眾電影百花獎,因為它的創立及評選,都與創刊於1950年的電影雜誌《大眾電影》息息相關。

1961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上,周恩來提出:電影好不好關鍵應該聽聽觀眾意見。會後,中國電影家協會決定依託刊物《大眾電影》籌劃群眾性電影評獎。

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可以「百花獎」作為獎項名稱,既包含百花齊放的意思,又體現了群眾的廣泛參與,並決定百花獎每年舉辦一次,由《大眾電影》的讀者評選出優秀的國產影片。

1961年10月號的《大眾電影》即發出公告,將舉辦1960年至1961年國產電影群眾性評選,選票印刷在雜誌裡,包括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等15個獎項。觀眾的踴躍程度遠遠超出雜誌社的想象,11萬多張選票如雪片般飛來。雜誌編輯部甚至邀請了300名中學生幫忙計票。

weixintupian_20190906163244-
《大眾電影》2014年第1期,以三屆百花獎影帝葛優作為封面人物
weixintupian_20190906163244-

 

次年5月的首屆百花獎頒獎大會上,因經濟困難沒有頒發獎盃,但每位獲獎者都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獎品,即由郭沫若、茅盾、老舍等文藝界人士親筆書寫的墨寶。相比獎盃,這或許是更加珍貴和難忘的紀念品。

百花獎於1964年後便因國內激烈的政治運動而停辦,直至1980年恢復。恢復後,參與評選的觀眾更加熱烈。1981年,第四屆百花獎共收到選票200多萬張,這個數字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堪稱一個奇蹟。雜誌發行時,郵局排起長長的搶購隊伍。學校、工廠、部隊人數眾多,獲發的選票往往只有幾張,自行印製選票再向上層層投票的情況比比皆是。

歷屆評選中,許多受觀眾喜愛的優秀演員及影片脫穎而出,如劉曉慶曾連續三屆獲得最佳女主角,葛優亦獲得過三次最佳男主角及一次最佳男配角,謝晉和張藝謀也都作為導演各自有五部影片獲得最佳故事片獎。其他獲得過最佳故事片的《廬山戀》《大腕》《集結號》《一代宗師》《紅海行動》等都是受到觀眾追捧的,實至名歸的優秀影片。

20140507185748340-
1980年百花獎上獲得最佳配角的劉曉慶(來源:視覺中國)
20140507185748340-

 

但時至今日,百花獎作為觀眾評選的電影獎項,其投票過程也為人詬病。

現今的機制,是在按照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初選及網絡觀眾投票後,再由從投票觀眾中選出的101位評委現場投票。這種機制下,2016年百花獎的最佳男、女配角獎分別由李易峰和楊穎(Angelababy)獲得,因而引起爭議。兩人在影片中的演出並不被許多觀眾認同,更令大家質疑觀眾投票已經演變成各位候選者粉絲人數的比較,粉絲人數愈多愈容易影響獎項的歸屬。

 

金雞獎

1980年秋,中國影協提出,有必要另設一個專業性的評獎,由專家來評選優秀的影片和創作人員,從而與群眾性的「百花獎」互為補充,以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電影創作的成績。

本着這個目的,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誕生。之所以以「金雞」命名,是因為1981年是中國農曆「雞」年,同時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

金雞獎的評選項目,既包括百花獎已有的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獎等,還增設最佳錄音、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專業獎項,以及最佳紀錄片、最佳兒童片、最佳戲曲片等不同類型的影片,顯示出金雞獎評選的高標準和專業性。

20130929014ta-
由陳可辛(右)導演、黃曉明(左)主演的《中國合夥人》獲得第22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來源:中新社)
20130929014ta-

 

金雞獎的評選,也推動了中國電影的發展和進步。首先,它肯定主流價值文化,推動電影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一些場面宏大,拍攝精良的歷史革命題材影片,如《大決戰》《孫中山》《智取威虎山》均在金雞獎評選中獲得多個獎項。《鄰居》《人到中年》《美麗的大腳》等影片反映住房、知識分子待遇等現實問題,以及表現普通人努力改變自身境遇的積極心態。

其次,鼓勵創新,也提攜優秀的電影人。金雞獎設立之初,正是幾代導演共同活躍於影壇的時候。特別是極具創新意識的第五代導演初露頭角,引起了金雞獎評委的關注。1985年,由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擔綱攝影的《黃土地》,被觀眾認為沉悶乏味,在同年的百花獎中一無所獲;但金雞獎評委讚賞其對色彩和鏡頭的運用,授予最佳攝影獎。《黃土地》也先後在多個外國電影節上獲獎,並影響了第五代導演早期的敘事基調。

金雞獎還鼓勵各種類型的影片。如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安電影製片廠開始拍攝以展現西北高原風土人情為主的「西部電影」。最早由吳天明執導的《人生》,便憑着片中優美的陝北民歌獲得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此後,《老井》《孩子王》《野山》《紅高粱》等立足西部土壤的影片都獲得金雞獎的垂青。西部電影也發展成國內一大電影形態。

vcg111127246659-
盛大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127246659-

 

1992年,金雞獎與百花獎合併成金雞百花電影節,希望成為一個集電影評獎、頒獎、文化交流於一體而具有影響力的電影盛宴。從2005年開始,這兩個獎項均改成每兩年選一次,單數年為金雞獎,雙數年為百花獎。2019年起,金雞獎再次回歸每年評選一次的傳統。但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在不同城市舉辦,加上五花八門的商業活動,仿佛變成了「城市旅遊推廣會」,評獎與頒獎本身反倒不受重視。

專業性十足的金雞獎所評選出的結果,亦不易被普通觀眾理解,與大眾的觀影感受有些出入。獲獎影片是否具備足夠的「觀賞性」,時常成為外界議論的焦點。

 

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設立於1994年。其前身是1957年開始評選的「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94年文化部將「優秀影片獎」「文匯獎」等獎項正式改革合併為華表獎。

vcg11447407018-
華表獎獎盃(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47407018-

 

九十年代初,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人們的文化思想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整個社會呈現出多元的特點。此時內地電影業也處於低谷,拍攝以市場為導向的娛樂片成為潮流,但影片整體藝術性和思想性普遍較低。在此背景下,政府希望藉設立華表獎,鼓勵創作思想藝術精深的優秀影片,引領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

華表獎設立之初,在評選標準上「重思想而輕市場」,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成為影片能否獲選的關鍵,而票房、發行量和投資成本回收等則不在考慮範圍。幾部高上座率的賀歲片《不見不散》《男婦女主任》等雖進入獲獎作品之列,但更多的主旋律影片票房並不理想,僅靠獲獎而得到口碑。

book

主旋律影片,是指體現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

2005年,在業界、學界的呼籲下,華表獎進行改革,對參選作品的票房收入或觀影人次有硬性規定;並將華表獎評選改為兩年一屆,擴大評選範圍,希望能涵蓋更多題材和樣式的影片。之後獲獎的《梅蘭芳》《建國大業》《湄公河行動》等,便將思想與商業元素相結合,製作精良,且均有不錯的票房成績。

經過17屆的評選,華表獎在國內的影響愈來愈大。近年來,華表獎頒獎典禮更加隆重,深受電影人歡迎,出席者往往比金雞獎、百花獎更多。2018年華表獎頒獎典禮上,著名演員、影協主席陳道明就總結道,華表獎代表了國家對電影人最大的肯定,表明國家始終支持電影人辛勤的工作。

但當初被視為擴大評選範圍之舉的兩年一屆評選周期,也被當下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是亟待改變的機制,這也是三大獎的通病。如今內地電影市場產量巨大,從業人數多,不同類型和風格的電影層出不窮,兩年一次的評選已經無法及時反映電影業的亮點。縮短三大獎的評獎周期,或將能發掘出更多電影精品及優秀電影人。

 

隨着合拍片在華語電影圈出現得愈來愈頻繁,香港和台灣的電影人也多次出現在了內地電影三大獎的獲獎名單中。劉若英、謝霆鋒、元秋在2006年百花獎上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女配角,可謂一時無兩。陳可辛、徐克、成龍、劉嘉玲分別獲得過金雞獎最佳導演和最佳男、女主角獎。

金雞獎、百花獎和華表獎都極大地促進了內地電影藝術質量的提高,既體現了觀眾們對電影的熱愛、業內專家及政府對電影藝術成果的認可和鼓勵,也推動了電影創作者對藝術精品的不斷追求。努力完善三大獎的評選機制,擴大獎項的影響力,也將是幫助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有益之舉。

 

 

參考資料:

《「百花獎」的初起》  崔斌箴  大眾電影   2005年第13期

《百花獎:半個世紀的盛放與凋零》 周冉  文史參考  2011年第14期

《中國電影金雞獎研究初識》 李彩霞  東南傳播  2009年第10期

《華表獎獲獎紀錄電影研究(1994-2011)》  梁鳳  湖南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