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冬至要回家,否則無祖宗?

1302phn002_a
學生們慶祝冬至
1302phn002_a

冬至也稱「冬節」。冬至的「至」是極之意,「冬至」是說寒冷陰森的天氣達到了極點,通常過了這天,陽氣初萌,白晝便會逐漸增長,所謂「冬至陽生」,冬去春回的日子即將開始,古時民間在這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它還是許多契約簽訂和履行的日子。

 

民間歷來也很重視冬至。外出謀生的人,千方百計要在冬至之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表示年終有歸宿。閩台有俗諺云:「冬至大過年,唔(「不」之意)返無祖宗」。用一句文學家說過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冬至是春節的前奏和序幕。

 

冬至作為節日由來已久。相傳周代以十一月為「正」,冬至前一天為歲終。秦朝沿襲了周代的習俗,以冬至為一年的開始,漢朝稱冬至為「冬節」、「日至」。宋朝以後,官場要舉行賀節的儀式,並且放假休息,民間更為熱烈慶祝。歷代帝王為禳災祈福,預祈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冬至時必須舉行祭天大典的儀式。

1302ph009
圖為明代錢貢的《歲寒圖》
1302ph009

冬至食品

冬至是一個重視食品和滋補的節日。儘管各地食俗有所不同,其特點是:江南多吃湯圓,取團圓之意;北方諸省則吃餛飩,故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說法;西北一帶則喜歡吃餃子;陝西還有吃紅豆米粥的習俗;在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則注重冬至進補。

 

冬至之習俗風尚

中國漢朝以後,冬至大致成型,其節慶之習俗風尚有:

  • 祭神,為酬謝神靈一年來的保佑和祈求來年的豐順,古時人們還會於冬至日祭神。
  • 祭祖,這一天家人團聚,備辦佳餚,祭祀先祖,然後全家聚餐,歡度冬至。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宗祠堂」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後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 敬老,源於漢朝方士傳說的黃帝於冬至日得道成仙的故事。漢朝以後的冬至,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敬老節或老人節。敬老的方式之一是吃「長壽麵」(又稱冬至麵),雖然大家都吃,但祝願的對象主要是老人,希望長輩長壽。在北方有的地區,媳婦在冬節這天,還要送公、婆各一雙新鞋、襪,稱之為「履長至」。
  • 祓禳辟邪,此項習俗,有煮赤豆粥以禳疫;也有將鹽藏在荷包和囊袋裡,以備在冬天儲藏物品時防蠱;另一說是醃菜防蠱。現今很多祓禳辟邪的儀式和活動在中國已經基本失傳了,反而見於日本的節俗。

數九與畫九,古時農民因冬天農閒,許多戶外活動受到限制,乃根據生活經驗,衍生出「數九」和「畫九」的習俗。由於從冬至這天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氣多回暖,這由寒轉暖的八十一天稱為「九里天」。數九的第一天稱為「入九」,最後的一天則稱為「出九」。因為八十一天的氣候的變化很不同,「一九」、「二九」和「九九」就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民間就編了記敍數九期間寒暖變化規律的「九九歌」,指引每個「九」氣候的差異和大體上應該做些甚麼事。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2月1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