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簡牘大發現——二十一世紀的成果

202135phn030
當代不斷出土簡牘,大大豐富了史學研究。(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30

在二十一世紀,三批戰國及秦代簡牘的發現,令歷史學家大為興奮,它們分別是里耶秦簡、嶽麓書院秦簡及清華戰國竹簡。這三批簡牘為戰國及秦代的歷史,提供豐富的實物資料,對於歷史學家而言是極為珍貴之物。

 

與甲骨文同樣珍貴的里耶秦簡

2002年6至7月期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里耶古城一號井,出土三萬六千多枚秦簡,內容主要是記載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秦洞庭郡遷陵縣縣衙的檔案,當中包括祠先農簡、地名里程簡、戶籍簡等。學界認為里耶秦簡是繼秦始皇兵馬俑後,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其研究成果將大大填補史料的缺佚。其中一枚寫有「遷陵以郵行洞庭」七個古隸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郵寄書信,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學家認為,里耶秦簡對研究秦史的重要價值,不遜於甲骨文研究商史的意義。它將從根本上改變秦史研究的面貌。

202135phn031
鄭州博物館展出里耶秦簡(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31

來歷不明的嶽麓書院秦簡

2006年12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陳松長教授,發現一批為數2174 枚的簡牘在香港文物市場出售。雖然這批古簡來歷不明,但推斷應不晚於漢初。由於市場報價是每枚簡牘售1500至2000元,整批簡牘約值三百多萬,是湖南大學的能力所不及的。2007年9月,香港某位不知名商人收購這批簡牘,並與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達成協議,嶽麓書院以港幣150萬元轉購。2007年12月10日,全部簡牘送至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收藏。

 

關於這批簡牘的來歷,初步推測墓葬主人應該是一名從事法律工作的官吏。後來被盜墓者盜竊,再輾轉流入香港文物市場。因此,它真正的「出身地」永遠是一個謎案。嶽麓秦簡內容主要分為七類:一是《質日》,二是《為吏治官及黔首》,三是《占夢書》,四是《數》書,五是《奏讞書》,六是《秦律雜抄》,七是《秦令雜抄》。其中《質日》、《為吏治官及黔首》、《數》三種是簡背上原有的標題,其他四種是整理小組暫擬的篇題。嶽麓書院秦簡為研究秦代歷史提供嶄新資料,大大豐富秦史的內容。

202135phn032
嶽麓書院收藏的秦簡《為吏治官與黔首》(圖片提供:張慶民/FOTOE)
202135phn032

「焚書坑儒」的倖存者清華簡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把從境外拍賣所得的2388枚戰國簡牘,捐贈給清華大學。這批簡牘的出土時間、流散過程,如今已不得而知,可以說迄今發現的戰國簡牘中為數較多。簡牘上記錄的「經」、「史」類書,大多數前所未見。曾任國務院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學者、專家組組長李學勤教授評價說:「這將極大地改變中國古史研究的面貌,價值難以估計。」這批簡牘運到清華大學後,校方立即組織專家,用3個月時間做清理及保護工作。

 

據清理後統計,清華簡中完整的簡所佔比例很大,而且簡上一般都有文字。簡的形制多種多樣,最長46厘米,最短約10厘米。簡上的墨書文字出於不同書手,風格不盡一致,大多整齊清晰。有少數簡上還有紅色的格線,即所謂「朱絲欄」。清華簡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焚書坑儒」影響,所以能夠展現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這些簡牘有助了解中華文化的初期面貌和發展脈絡。及後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承諾資助相關學者研究及整理的工作,研究成果至今已出版十一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bulb

「朱絲欄」

用硃砂在紙或絹上畫界格,稱為「朱絲欄」。

出任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的任李學勤教授指出,這批竹簡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意義。第一批整理好的簡書為周文王臨終時對其子的遺言,原文沒有篇題,現據篇文試題為《保訓》。而最新發現是周武王時期的樂詩。李學勤表示:「有的詩竟與《詩經‧國風‧蟋蟀》一詩有關,前所未見,令人驚奇。」他又指出,竹簡上恰恰記載戰國時期的勸酒樂詩,可能與本已失傳的《樂經》有關係。

202135phn033
觀眾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竹簡(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3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