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李贄的忘年之友

202112phn008_01
繪畫袁宏道的瓷畫,江蘇蘇州虎丘歷史名人陳列館。(圖片提供:楊興斌/FOTOE)
202112phn008_01

李贄後半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友人,其中著名作家公安「三袁」與李贄結下了深厚友情。公安「三袁」指湖北公安縣袁氏三兄弟: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這三兄弟因是公安縣人,他們主張的文學流派便稱為「公安派」。三袁當中雖然袁宏道少李贄41歲,但因他提出的「性靈說」文學主張,與李贄創設的「童心說」最為投緣。

bulb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後期的文學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為首。因三袁是公安(今屬湖北)人而得名。他們反對以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後七子的擬古風氣,主張文學要抒寫性靈,希望突破傳統思想對文學的束縛,在當時很有影響。作品直率自然,多寫閒情逸致,重視自我精神的表現,部分篇章抨擊時政,表現出對道學的不滿。

bulb

「性靈說」

「性靈」從訓詁意義是指人的精神、性格、性情等。所謂「性靈說」便是強調詩歌創作要直接抒發詩人的心靈,表達詩人的真情實感,認為詩歌的本質是表達感情的,是詩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202112ph004
公安三袁像。左起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202112ph004

萬曆十八年(1590年),李贄因避黃麻地方官的迫害而離開龍潭,漫遊至公安縣。袁氏兄弟得知後,便至荒村野廟尋訪李贄。對此,袁中道〈柞林紀譚〉中有詳細記載:「柞林叟,不知何許人,遍遊天下,至於郢中,常提一籃,醉遊市上,語多癲狂。庚寅(1590年)春,止於村落野廟。伯修(袁宗道)時以余告寓家,入村共訪之。扣之,大奇人,再訪之,遂不知所在。」

 

同年秋,李贄以新刻出版的《焚書》寄贈袁氏兄弟。袁宏道作詩〈得李宏甫先生書〉:「似此瑤華色,何殊空谷音」,備致傾倒之意。次年,袁宏道又一次尋訪到浪跡荊楚、蹤影不常的李贄,二人談得十分投合。李贄贈詩袁宏道云:「誦君《金屑》句,執鞭亦忻慕。早得從君言,不當有〈老苦〉。」意思是李贄閱讀了袁宏道所寫的《金屑集》,仰慕不已。若早些能與袁宏道認識,便不會老來寂寞,不會寫〈老苦〉這文章了。

 

袁宏道與李贄相處了三個多月,臨別時仍依依不捨,李贄一直送袁宏道到武昌,並同遊黃鶴樓,最後才殷殷惜別。別後,袁宏道作詩〈懷龍湖〉寄李贄:

漢陽江雨昔曾過,歲月驚心感逝波。

老子本將龍作性,楚人元以鳳為歌。

朱弦獨操誰能識,白頸成群爾奈何。

矯首雲霄時一望,別山長是郁嵯峨。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初夏,袁氏三兄弟及友人王以明、龔散木一行五人自荊州乘舟東下,又一次往黃安府麻城縣龍潭寺造訪李贄。據《麻城縣志•袁中郎傳》記載,這次龍潭之會,諸人暢所欲言、相互辯論,好不快哉!李贄對袁氏兄弟的評論是:兄宗道穩實,弟宏道與中道英特,都不愧為天下名士;但若論識力膽力,宏道乃迥絕於世,是真英靈男子漢。所以,「於入微一路」,即從哲理的方面把握李贄學說的精髓而張大其幟,足以擔負此任者則非袁宏道莫屬。袁宏道亦深感李贄囑託之重,在詩中以李贄為唯一的知己和恩師。他作於此時的〈龍潭〉(《袁宏道集》卷二)詩:

孤舟千里訪瞿曇,蹤跡深潛古石潭。

天下豈容知己二,百年真上洞山三。

雲埋龜嶺平如障,水落龍宮湛似藍。

愛得芝佛好眉宇,六時僧眾禮和南。

 

五人在龍潭住了十日。別後,袁宏道作〈別龍湖詩八首〉,李贄亦以八首〈答詩〉相贈。二人詩中皆充滿了極深摯的情誼和感人的離愁別緒。無疑,李贄的褒獎與揄揚,使公安「三袁」,特別是袁宏道,逐漸走到晚明文壇的聚光燈下,進而成為文學革新派的執牛耳者。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被朝廷任命為蘇州府吳縣縣令。在其任上,他深為官場束縛所苦,便時常以讀李贄的著作來解悶。他說:「幸床頭有《焚書》一部,愁可以破顏,病可以健脾,昏可以醒眼,甚得力。」受李贄〈童心說〉的啓迪,袁宏道於萬曆二十四年(1565年)春作〈敍小修詩〉。在給小弟袁中道的此文中,袁宏道正式提出了「不拘格套,獨抒性靈」的文學主張「性靈說」,在文人薈萃、號稱「人文淵藪」的江南地區開始了晚明文學革新運動之舉。

202112phn009_01
「公安三袁」尺牘,北京首都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孔蘭平/FOTOE)
202112phn009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9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