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胡惟庸案與明朝廢丞相制度有何關係?

聲音導航:

 

202107phn025_01
明代授官圖,北京國子監展品(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07phn025_01

胡惟庸案是洪武朝的「四大案」之一,它和藍玉案合稱為「胡藍之獄」,對明史影響極大。多年來,人們對胡惟庸案性質的認識還存在明顯分歧。有人認為胡惟庸案是十足的冤案,是朱元璋為加強皇權借機殺人,有人則認為胡惟庸的謀反等罪名可以成立。那麼,該如何看待胡惟庸案背後的虛虛實實呢?

 

胡惟庸是(安徽)定遠人,是朱元璋的淮西同鄉,早年隨朱元璋起兵,為人聰明而奸滑,處事深密又細緻。他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知縣、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職,頗受朱元璋寵信。洪武三年(1370年)時,被任命為中書省參知政事,洪武六年七月,擔任右丞相之職。胡惟庸居相位多年,權勢日隆,平日飛揚跋扈,生活驕奢淫逸。他聯結同鄉,打擊和排斥浙東等異己官員,「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奏章於己有礙則藏匿不呈,朝廷內外、文武百官趨炎附勢眾多。這些行為,朱元璋心知肚明,心懷不滿。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仿元朝設立中書省和丞相,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覺察到丞相的權力過大,給皇權運行帶來不利的影響,「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容易導致皇權旁落。此外,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權力太重,御史台也無法滿足對官民監控的需要。於是,朱元璋開始琢磨如何改革元朝舊制,通過加強皇權,使「權不專於一司」。

202107phn026_01
明朝皇宮繪畫。大英博物館藏(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07phn026_01

明開國之初,擔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長和徐達。洪武四年(1371年)免除李善長丞相之職後,由汪廣洋任右丞相。洪武六年,汪被貶,任胡惟庸為右丞相。洪武九年廢除了地方權力高度集中的行中書省;次年在中央設立通政司,負責「中外章疏敷奏封駁」,取代原來奏疏直接稟報丞相的做法。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和汪廣洋分別任左、右丞相。胡惟庸「驕恣擅權」,太祖本欲用汪廣洋對其牽制,但未能如願。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廣洋被賜死後,太祖隨即把矛頭指向胡惟庸。

 

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公開數列了胡惟庸等人的罪行,說他「竊持國柄,枉法誣賢,操不軌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結於眾舌,朋比逞於群邪,蠹害政治,謀危社稷,譬堤防之將決,烈火之將燃,有滔天燎原之勢」,同時宣布改革國家行政權(廢丞相)和軍事權(以五軍都督府取代大都督府),通過分割行政權、軍權的方式,加強皇權的絕對領導。

 

在胡惟庸被指控的種種罪行中,以他所處於高位及其日常作風,上述大部分罪名是可以成立的,如竊持國柄、枉法誣賢、肆奸欺之蔽、蠹害政治等等。至於他是否有謀反謀叛、操不軌之心、謀危社稷等,尚需要有更多的證據,未必確實。可以推斷的是,當胡惟庸切實感受到自己的權勢被抑制和削弱,也感受到來自皇帝的猜疑以及眾大臣的非議,為了身家安全或榮華富貴,或許會有「謀危社稷」的想法或自保的舉動,但要說他有取代朱元璋的野心,可能性真是不大。朱元璋一心想通過胡惟庸案來加強皇權,廢除丞相制度,倒是實實在在的。

 

在此後的十幾年裏,為加強皇權,打擊權貴的勢力,太祖借胡惟庸案進一步清洗淮西勳貴,胡惟庸的「同黨」不斷擴大,網織了更多的罪名。比如,他給胡惟庸加上了「通倭」和「通番」等罪名,說他勾結日本人和蒙古人,甚至還說他與李善長勾結謀反,更多的達官顯貴因此被裹挾其中。據不完全統計,因胡惟庸案被誅殺者超過三萬人,公侯一級的就有22人,包括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韓國公李善長、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仲亨、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申國公鄧鎮(鄧愈之子)、臨江侯陳鏞(陳德之子)、大將毛驤、李伯昇、丁玉和宋濂次子和長孫等人。此外,宣德侯金朝興、寧濟侯顧時、營陽侯楊憬、靖海侯吳幀、永城侯薛顯、鞏昌侯郭興、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汝南侯梅思祖、永嘉侯朱亮祖、淮安侯華雲龍,雖然在案發前已死,也被追坐同黨,革除爵位,甚至許多人的子孫也被處死。朱元璋將他們的口供結集為《昭示奸黨錄》,公示於天下。

 

胡惟庸案之後,中國沿用近兩千年的丞相制度就此作古,六部的地位因此提高,各部尚書為正二品,侍郎正三品。六部分掌吏、戶、禮、兵、刑和工等天下庶事,各司其職,平等執政,互不統屬,遇有重大事務,均需交由皇上或廷議後,由皇帝最終裁決。隨着廢除中書省,明初實行的御史台也相應革除,明代的監察體系也發生相應變化。洪武十五年置都察院,設有左、右都御史,為正二品,下轄左、右副都御史,屬官有十三道監察御史,人數過百,分管在京、在外衙門的監察事務。中國傳統中央輔政制度到朱元璋時代掀開了嶄新一頁,它是以胡惟庸案為標誌的。

202107phn027_01
明朝皇帝的大型車隊,皇帝的龍輦由大象拉行(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07phn027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閱讀